關稅談判 經長估3個月內完成

美台暫訂關稅「20+N%」衝擊台灣產業鏈,經濟部長郭智輝20日表示,此為最壞情況,有信心「只會更好」,並預計未來3個月內完成談判,力拚爭取更優條件。對等關稅已波及國內工具機等產業,金管會也宣布,將延長保單借款優惠方案。
朝野立委均憂心,除了關稅未定,新台幣相對於日、韓、中等競爭對手更為強勢的匯率,以及中國價格競爭,使台灣中小企業面臨20年來最大的困境。郭智輝表示,關稅是當前最主要非可控因素,目前「20+N%」的暫訂稅率是台灣面對的最壞情況,指「我們在談判,情況只會更好,不會更差。」他明確表示,關稅問題應能在未來3個月內談完,為產業界減少不確定性。
業者學者建議關稅不應過早敲定
郭智輝分析,根據情報與智庫評估,台灣最終關稅稅率很可能與美中談判進度關聯。美方希望對中國維持較高關稅,可能「用台灣來做衡量基準」。因此,許多業者與學者建議,除非能一次談到如日、韓15%的理想稅率,否則台灣不應過早敲定,待美中談判大局底定後,台灣將有更好的談判籌碼。
立委邱志偉關切匯率議題,郭智輝回應,將與央行總裁溝通,目標是過年前穩定匯率。他坦言,目前新台幣兌美元匯率30元出頭,業者尚可接受,但若能回到過去6年的31元均值會更好。不過,台灣上半年出超強勁,市場禿鷹及預期心理可能推升台幣,經濟部會緊密關注。
工具機廠週休三日 經長允諾親訪
關稅與匯率雙重壓力已在產業顯現。國民黨立委呂玉玲質詢指出,桃園工具機大廠瀧澤科技宣布實施3個月「做四休三」,突顯工具機產業失去美國市場優勢後的困境。對此,郭智輝表示,「我去拜訪他一下,看怎麼解決。」
郭智輝表示,許多廠商放無薪假是因匯率劇烈波動導致不敢報價接單。經濟部正推動穩匯措施,協助企業與銀行洽談,將複雜的外匯選擇權、遠期匯率等避險工具簡化為易購買商品,讓企業能穩定報價、安心接單。
針對工具機產業長期發展,郭智輝提出三大協助方向,首先是市場轉換,除美國外,將全力協助廠商拓展印度、歐洲、東南亞等潛力市場;其次是產品升級,輔導廠商從一般性產品轉向客製化、高附加價值的特殊規格產品,效法日本透過大型貿易商接單模式;第三則是降低成本,協助製造商降低生產成本,提升國際競爭力。
保單借款優惠延至8月底
為緩解關稅衝擊對經濟弱勢族群影響,金管會宣布延長「經濟弱勢保戶保單借款優惠利率方案」申辦期間。此方案原為每年第一季開放,今年特別在6月1日至8月31日再次開放申請。金管會保險局指出,方案適用對象包括身心障礙者、低收入戶或中低收入戶,以及符合《特殊境遇家庭扶助條例》成員。每名符合資格保戶最高可借款10萬元,今年優惠利率為2.165%。統計顯示,今年第一季已核准1,878人申請,總貸款金額達1.64億元。
勞動部數據顯示,因關稅衝擊實施無薪假勞工達2,388人,多集中在金屬機電製造業。金管會除保單借款方案,也已在4月函請銀行公會,針對受影響企業提供「舊貸展延至年底」、「新貸案件快速審核」等金融協助措施,要求銀行設立單一窗口,全力支持企業因應挑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