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共滲透美聯儲 分析:美金融主權現警訊

美國聯邦儲備系統(Fed,簡稱聯準會)近日宣布利率繼續維持在4.25%至4.5%區間,這已是連續第五次維持不變,引多方質疑此決策與當前經濟數據形成明顯落差。與此同時,美國保守派媒體記者的調查報導,披露了中共對聯準會系統性的長期滲透。
川普批高利率拖累經濟
關稅與招商政策成果亮眼
美國官方日前公布數據,美國2025年第二季度國內生產總值(GDP)增速達到3%,高於此前聯準會主席鮑爾(Jerome Powell)預估的1.4%;同時,通脹率為1.8%,低於聯準會設定的2%目標,也低於近年平均水準,顯示整體物價漲幅已有所放緩。
美國總統川普對此回應,聯準會的決策過於保守,認為高利率政策將使美國每年損失數千億美元。他指出:「利率每高1個百分點,國家就要損失3,650億美元」,並呼籲盡速降息,以配合當前的經濟與貿易政策。
川普重返白宮執政後,持續推動關稅與招商投資政策。財政部長班森特(Scott Besent)於7月8日表示,預計2025年底前,美國關稅收入可望達到3千億美元。
他當時估計,2025財年的海關關稅收入已突破1千億美元,為歷史新高,且會計年度尚未結束。關稅收入占聯邦財政比重翻倍,為美國政府帶來盈餘。
就國際投資方面,川普政府亦宣布多項重大成果。7月22日至23日,美國與日本達成貿易框架協議,日本承諾向美國投資約5,500億美元,緊接著8月初歐盟同意投資美國6,500億美元。
早在今年5月,川普出訪中東三國期間,亦促成超過2兆美元的投資與合作協議。相關政策被白宮方面視為促進經濟增長的關鍵因素。
聯準會內部罕見分歧
高層人事異動受關注
聯準會此次維持利率的決策引發市場關注。事實上,7月30日的決策並非一致通過。聯準會理事鮑曼(Michelle Bowman)與沃勒(Christopher Waller)投下反對票,主張應立刻降息0.25個百分點。
這是自1993年以來,首次有兩位理事於同一場利率決議中表達異議。其中鮑曼過去傾向支持緊縮政策,此次立場轉變引發關注。
接著8月1日,聯準會理事庫格勒(Adriana Kugler)宣布辭職,進一步將聯準會推上輿論風口。川普已於8月5日表示,將在本週末前決定人選填補即將出現的空缺。
聯準會遭中共滲透
13名員工涉密接觸中共
與此同時,圍繞聯準會的安全議題也成為焦點。8月4日,美國保守派媒體《戰情室‧戰地篇》(War Room: Battleground)聯合主持人溫特斯(Natalie Winters)發表調查報導,揭露中共對聯準會展開系統性滲透行動。
報導援引2022年美國參議院國土安全與政府事務委員會的調查指出,聯準會內部曾識別出13名疑似與中共有聯繫的員工,橫跨8家地區聯儲銀行,內部代號為「P網路」(P-Network)。
報導列舉多起具體案例,包括:一名員工2019年赴上海期間被扣押並被要求交出筆電及聯絡人名單;另一名員工向中共央行關聯機構傳送模型資料;也有員工祕密參與「千人計畫」,轉移研究成果;更有高層人士——前聯準會國際金融部高級顧問羅傑斯(John Harold Rogers)——被指自2013年起即與中共情報人員聯繫,並於2025年1月被美國司法部以涉嫌經濟間諜罪名逮捕。
此外,報導亦指出,多篇聯準會學者發表的研究論文,曾與包括復旦大學與上海交通大學等中國學術機構合作。雖然屬於學術合作範疇,但外界對於機密數據是否因此外洩,表達高度關注。
專家:美應嚴防中共
確保金融主權
針對此一議題,任教於美國南卡羅萊納大學艾肯商學院的謝田博士向《大紀元》表示,中共的影響滲透行動「無孔不入」,確實讓人震驚。
不過他強調,聯準會內部貨幣政策的制定仍多在閉門會議中完成,中共尚未有能力直接影響決策結果。但若中方知曉聯準會運用的預測模型,則可能提前預測利率走勢,進而操作外匯市場,取得戰略優勢。
謝田補充,即便中共學者開發的模型被美方使用,尚不構成「交出金融鑰匙」的程度。但他提醒未來不應過度依賴任何單一理論或模式,並防止中共得知決策流程,以確保金融主權。
台灣大學經濟系教授樊家忠接受《大紀元》採訪時表示,中共的間諜活動在全球皆有,尤其透過「藍金黃」——即網路、金錢與情色等超限戰手段——控制外國重要人物,進行滲透與情報搜集。他說:「這些手段非常厲害,一般人沒有防範的話,很容易陷入陷阱。」他也提到台灣高階官員身邊被發現有中共特務,美國也面臨類似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