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技論壇聚焦未來醫療 龔明鑫:3策略布局國際市場

行政院祕書長龔明鑫11日表示,在AI(人工智慧)、ICT(資訊及通訊技術)及臨床應用推動下,台灣生技產業將從製造醫療邁向「未來醫療」,政府有決心整合研發、臨床、製造與法規等資源。未來將推動三大策略,包括協助傳產轉型升級、鼓勵創新研發並加速落地、強化在地供應鏈,藉此連結國際市場。
鑽石生技投資與證交所、櫃買中心聯合主辦的2025亞太生技投資論壇11日登場,吸引逾500位國內、外專家、學者與生技業者參加。龔明鑫表示,自2007年《生技新藥產業發展條例》施行以來,整體生技產業市值成長超過14倍,大約247家生技醫藥與農業生技公司掛牌,包含上市、上櫃與興櫃,上半年市值已達到1.8兆元。
他說,台灣生技產業的競爭優勢,以藥品來說,產業基礎完整,具外銷潛力,法規系統也與國際同步,臨床資源完善,且技轉機制完備,支援新藥研發與商業化;醫療器材方面,台灣有強大的電子與ICT產業,應用於電子病歷、穿戴裝置和智慧診療等臨床場域,也為智慧醫療提供技術支撐。
龔明鑫指出,除了協助創新產業轉型升級外,在鼓勵創新研發方面,對接國際趨勢、強化平台技術與前瞻研發,是台灣新藥創新的關鍵策略。另外,強化在地供應鏈,連結國際市場,掌握區域化供應趨勢、結合技術強化與推動國際合作是台灣CDMO(委託開發製造)的關鍵布局方向。
證交所董事長林修銘表示,行政院長卓榮泰7月宣示,將打造台灣成為亞洲的那斯達克。台灣創新板正式落實戰略政策,今年政府開始實施健康台灣深耕計畫,導入智慧科技醫療,創新板中也有具備最關鍵技術、創新能力及未來發展潛力的生技公司,希望能與國家戰略緊密結合,將台灣企業帶向全球舞台。
櫃買中心董事長簡立忠表示,櫃買中心看到許多跨領域的合作新契機,AI大數據與ICT產業結合生技醫療將開啟智慧醫療新篇章,與政府、產業與投資人密切合作,深化資本市場,完善產業價值鏈,推動台灣創新成果在國際舞台發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