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三重啟公投首場辯論 正反方激辯

中選會7日舉行第一場核三重啟公投意見發表會(中選會提供)
中選會7日舉行第一場核三重啟公投意見發表會(中選會提供)

【記者常懷仁/台北報導】

核三重啟公投將於23日舉行,中選會7日舉行第一場意見發表會,正方代表指出,台灣應使用安全存量較高的核能,且核電廠不可能成為兩國交戰的受攻擊目標;反方則說,此時進行公投並不符合程序合理要求,且台灣備轉容量最低是在2016、2017年,當時核二、核三都尚未除役。

核三重啟公投主文為「您是否同意第三核能發電廠經主管機關同意確認無安全疑慮後,繼續運轉?」中選會第一場意見發表會的正方代表為清大工程與系統科學系特聘教授葉宗洸,反方代表則為台電董事長曾文生。

葉宗洸指出,從台灣目前的能源安全存量來看,煤炭為36天、天然氣只有7至11天,但核燃料是18至36個月,從維持能源安全的角度來看,是否應該使用安全存量比較高的發電方式?

葉宗洸強調,面對中共,台灣應做好充分準備,中共軍演將高雄永安天然氣接收站列為攻擊目標,因其知道台灣能源供給弱點,且從俄烏戰爭來看,「核電廠不可能成為兩國交戰的受攻擊目標」。因為核電廠受到攻擊,其負面衝擊是全世界,所以沒有國家會攻擊核電廠。

葉宗洸指出,若維持一座核電廠至少能提供5至6%的電力,即使海岸線被封鎖,天然氣進不來,台灣還能利用核電提供最基本的電力需求,包含軍事指揮機構、政府、醫院等單位的電力需求。

葉宗洸表示,現在有人針對核三重啟公投案提出疑慮,包含台灣地震多不適合核電廠興建,但是台灣核電廠使用已經超過四十年,沒有一次因為地震造成嚴重事故,核三廠的耐震能力(0.72g)遠超台北101,全世界也沒有任何一座核電廠單純因為地震事故對核電機組造成致命毀損。

曾文生針對公投主文進行質疑,「同意確認無安全疑慮」要如何做到?從科學來說,若要經過流程檢驗來確認沒有安全疑慮,這需要繁複程序完成,所以怎樣的流程才能由主管機關做出安全無疑慮的結論,且完全無疑慮有無任何殘留風險,這才是真正要公投的時刻。

曾文生解釋,任何核電廠要展延原來使用執照所准許的時間都需要經過檢驗,不管是設備老化、既有設備是否足堪重任等風險因子,經過科學等手段降低風險,且要把這些風險向國人說明。

曾文生繼續說明,也就是經過公開透明的程序做完安全檢測,主管機關也審查完台電的自我安全檢查報告,把可以做到以及在極端狀態下無法完全做到的,都跟國人說明,到時進行國人意志的展現,這才是正確的程序。所以,此時進行公投並不符合程序合理要求。

曾文生說,平白無故的減掉6%(供電)對台電當然會有壓力,但核電廠和燃煤電廠的除役都在計畫當中,若有更多機組可以操作,當然會有更多裕度,但台電機組是要經過調度運轉,每部機組都有大修等相關時間。

曾文生補充,台灣整年備轉容量最低是在2016、2017年,當時核二、核三廠尚未除役,四部核能機組仍在運轉,但備轉容量低於6%的有一百天,最近三年在日尖峰備轉容量低於6%幾乎沒有,即使是夜尖峰發生的天數也小於十日。◇

★相關閱讀:
延伸閱讀
銀行歧視保守派 白宮擬調查
2025年08月06日 | 5天前
惠譽維持台灣AA主權信評
2025年08月06日 | 5天前
取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