矢板談罷免3意義:成功的啟蒙運動

726罷免案結果揭曉,24席立委及新竹市長罷免案以失敗告終。日本資深媒體人、印太戰略智庫執行長矢板明夫28日表示,儘管結果不如人意,不過罷免運動將為台灣社會帶來三個意義,如改變藍綠對決的傳統政治格局、為台灣社會培養出下一代精英等。
矢板明夫發文表示,這場由公民團體主導的大罷免運動,已在台灣歷史留下重要的一筆,對台灣社會及民主今後的發展,具有三個積極的意義。一、這是一場成功的啟蒙運動;二、改變藍綠對決的傳統政治格局;三、為台灣社會培養出非常多的下一代精英。
矢板明夫說明,罷團主要訴求是「反共護台」,這也符合國際潮流。近來美國、歐洲,或日本等國家,越來越重視中共對外擴張的問題,也對滲透提高了警惕。此次運動喚醒許多公民對共產黨滲透的警惕性,連許多過去不願意表態的名人,也紛紛站出來,「大罷免運動成功的帶領台灣社會向前邁了一大步」。
矢板明夫續指,大罷免行動很多是台獨團體的骨幹及民進黨支持者,其中許多被認為是「深藍」的傳統藍營人士也參與了,並成為主要推手,這群人聚集在一起,共同捍衛民主自由,是以往從未有過的,今後將催化台灣傳統政治板塊的變化,甚至成為代表台灣主流社會的聲音。
矢板明夫說,活躍在第一線的志工們,透過互相的合作與努力,在31個選區,成功的收集了十分之一以上選民的連署書,可以說創造了台灣民主的奇蹟。「我想十年、二十年以後,在這些罷團的志工裡,會走出非常多台灣社會的精英,成為守護台灣、建設台灣的中流砥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