傳美印關稅談判卡關 問題出在農產品
外界持續關注美國跟各國關稅協議的進度與結果,綜合媒體報導,原本被看好與白宮敲定協議的印度,現在卻陷入僵局,主要原因是印度政府反對讓美國農產品進入印度市場,因為農民是印度當局的關鍵選民。
綜合媒體報導,有3位知情人士提到,美國與印度之間可能無法在8月1日的截止期限前達成貿易協議,目前川普與其貿易代表葛里爾(Jameison Greer)仍希望美國的農產品、乳製品與家禽在印度爭取更大的市場許可,但印度方面則有另外的考量。
報導說,印度農業部門支撐著該國約42%人口的生計,又是政府在政治上極為關鍵的選民群體,因此印度政府在態度上仍堅決反對美方要求擴大市場准入的要求,認為美國農產進入印度,會傷害到印度本地農民。
這背後還可能有文化因素,報導說,印度對進口乳製品的規定極為嚴格,該國要求進口牛奶必須證明來自未餵食動物性飼料的奶牛,因為在印度,乳牛通常以牧草餵養,而牛奶對於占多數的印度教徒而言,具有宗教意涵。
華府智庫戰略暨國際研究中心(CSIS)美印政策研究主任羅素(Rick Rossow)說,談判的最後階段永遠是最困難的部分,特別是美國與印度間的談判,還涉及到敏感的政治界線,對美國而言,最好的方式是,爭取不威脅印度農民利益的前提下,取得有限但具有意義的農產品市場准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