貨櫃三雄6月營收回升 業者估美國線貨量放緩

貨櫃三雄近日公布6月營收,由於美中關稅暫時調降,帶動拉貨短單及運價上漲,激勵長榮、萬海上半年營收呈現年增幅,但陽明仍持續衰退。業者表示,隨著關稅談判陸續底定,預期美國進口貨量將放緩,不過,長期來看,供需恢復正常後,海運產業將可望受惠。
長榮海運6月合併營收達新台幣301.1億元,月增14.17%、年減28.91%,主因美中雙方暫時協議調降關稅,刺激或量成長,加上歐洲港口有壅塞,運價出現回升力道,故6月營收呈現月增幅;累計上半年合併營收為1,964.57億元,年增0.76%。
長榮今年豪發現金股利32.5元,現金殖利率逾13%,相當吸引市場目光,不過,填息後長榮股價仍一路走弱。長榮10日股價收195元,下跌1.52%。
陽明海運6月合併營收138.05億元,月增11.71%、年減33.37%,主要受到美國線運價6月初曾經大漲所致,雖目前稍有回落,但整體運價水準高於5月,營收呈現月增幅。
針對貨量方面,陽明表示,美國全國零售聯合會(NRF)預估, 6、7月美國進口貨量因關稅部分暫停有所反彈,但後續與各國談判持續膠著、變數多,進口貨量預期放緩。此外,歐洲主要港口船舶平均等候泊位約2至5天或更多,持續塞港,中東方面局勢未穩定,多數航商仍選擇繞行好望角、以維持航行安全。
萬海航運6月單月合併營收122.06億元,月增8.67%、年減26.47%,累計今年上半年合併營收為719.67億元,年增9.4%。
萬海指出,近期美國與各國關稅談判陸續定調,成本明朗後將有利於廠商協商未來出貨計畫。長期來看,美國消費者仍從亞洲採購產品,預期供需將恢復正常使海運受惠。不過,隨著紅海危機持續延燒,市場可能會反映船舶供給吃緊現象、推高運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