川普:將對銅進口徵收50%關稅

美國總統川普週二(8日)說,將對所有進口到美國的銅徵收50%的關稅,為全球商品市場投下震撼彈,不僅讓紐約銅期貨價格一度飆漲17%,資誠(PwC)也示警,2035年全球將有逾三成半導體產能將受到銅供應中斷風險,這項比例是目前的4倍之多。
「今天我們針對的是(進口)銅。」川普在內閣會議上說,「我認為對銅課徵的關稅稅率要訂在50%。」
綜合外媒報導,川普政府推動50%進口銅關稅政策,目標是為了刺激美國製造業復甦,並削弱主要貿易對手中國在工業領域的影響力。川普認為,提高進口銅成本可迫使美國企業轉向國內採購,有助於增加本土就業機會、強化美國產業基礎。商務部長盧特尼克(Howard Lutnick)週二表示,「我們想把銅生產帶回國內」。
該消息傳出後,紐約商品交易所(COMEX)銅期貨價格一度飆漲17%,最高來到每磅5.8955美元,創下歷史新高。同時,也帶動台股線纜族群齊揚,9日榮星股價收漲3.92%至15.9元、華榮漲3.18%至25.95元、大亞微漲0.14%至36.45元。
銅被視為現代電子產品的命脈。除消費品外,它還在高精度武器及其他國防技術中發揮關鍵作用,對國家安全至關重要。銅在電動車和可再生能源技術的生產中也扮演重要角色。
此次宣布的進口銅稅率與鋼鋁相同,不過,美國工廠有將近一半的銅仰賴海外供應商,可能導致成本攀升。商務部數據顯示,美國去年進口價值170億美元的銅。智利是最大海外供應國,去年向美國出口價值60億美元的銅。美國最大銅進口商Southwire Company的一名代表指出,美國針對銅進口的限制,可能短期內將使銅供應重新推向中國,策略上務必要謹慎。
資誠:衝擊逾3成半導體產能
資誠8日發布給商界領袖的報告指出,銅是晶片製造中不可或缺的關鍵材料,每顆晶片內部數十億計的微小電路都需要使用銅線,儘管目前正積極研究替代材料,但以性價比而言,目前還沒有材料可以匹敵。
資誠分析,銅礦營運需仰賴穩定的水源,但全球多處主要銅產地正面臨日益嚴重的乾旱風險,到2035年,氣候變遷可能會造成銅供應中斷,衝擊全球32%半導體產能,這個比率將是目前的4倍。
資誠報告也提及,過去全球晶片短缺主要是疫情造成工廠停擺、需求激增的現象,當時癱瘓了汽車產業,根據美國商務部數據顯示,該次晶片荒造成美國經濟損失1個百分點的GDP(國內生產毛額)成長,德國更高達2.4%,銅供應是否為下一波導火線,仍有待關注。
智利銅業巨頭袖手旁觀?盯豁免清單
全球最大的銅生產企業、智利國營銅業Codelco董事長帕切科(Maximo Pacheco)表示,公司正在釐清關稅清單具體內容,包括哪些銅產品將受到影響,以及關稅是否針對所有國家,從精鍊銅到銅合金等品項,適用範圍可能存在差異。
帕切科進一步指出,根據歷史經驗,美國對某些國家或產品往往會給予關稅豁免,公司會緊盯相關資訊,期待可能的豁免政策。他強調,全球銅需求預計今年成長約3%,但供應端瓶頸及關稅引發的價格上漲恐造成銅市供需緊張,並帶動價格上漲。
智利外交部週二(8日)表示,目前並未收到任何美國執行銅關稅的官方文件,將持續與美方保持溝通,以應對突發情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