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總:對等關稅談不到20%以下 台廠恐承壓

商總10日召開第12屆第2次會員大會,針對關稅議題,理事長許舒博指出,台商出口受到新台幣匯率強升衝擊,若與美談判結果,關稅談不到20%以下,恐對產業雪上加霜,增加產業外移的疑慮,與政府根留台灣的期待背道而馳。
許舒博說,行政院應明確、即時與社會大眾報告與美談判的結果,不是以模糊的「談判氣氛良好」帶過,因為關稅動輒影響產業的獲利和生存。他認為,政府應於美國每次公布關稅名單前,就提前告知台灣是否能豁免或被納入,以展現政府對關稅情勢的掌握。
許舒博表示,台灣當前面臨嚴峻市場環境的考驗,尤其新台幣匯率的強勢升值,已形同讓台灣產品額外增加約14%的「稅金」。若在此基礎上,美國再對台灣課徵20%對等關稅,台灣產品在國際市場的總成本壓力將落在30%以上,恐侵蝕台灣出口競爭力。
針對台美關稅談判,許舒博認為,台灣一定要爭取稅率在20%以下,「若高於20%,政府團隊應向全體國人道歉」。他強調,台灣過去各方面高度配合美國,如國防經費、增加對美投資、擴大對美採購,理應換取更優惠待遇。
近期傳出,美方可能要求台灣汽車關稅從17.5%降至0%,許舒博回應,考量美國汽車在國際市場競爭力相對偏低,而台灣國產汽車市占也有限,因此這部份讓不恐非關注焦點。
許舒博強調,目前最重要的是農業談判,政府必須優先保障台灣農民的權益,並確保食安問題。他提醒,政府不能完全對農業議題「棄守」,否則將面臨支持者反彈,後續是否祭出相關補助措施,確保農民生存,都是政府考量方向。
中華民國汽車商業同業公會全國聯合會理事長劉錦村表示,降低貨物稅能適當調降國產車、進口車售價,讓民眾立即有感,且對產業衝擊較小,但對美關稅如果降至零,等於扼殺台灣汽車產業。他坦言,未來10年關稅調降可能是趨勢,但短時間全面開放衝擊過大,應該審慎評估。
此外,媒體問及行政院計畫撥補台電1,000億元,許舒博回應,八大工商團體已經發表聲明,都支持有條件撥補。他說,近期丹娜絲颱風造成斷電事件,突顯太陽光電的脆弱性,容易受到天候影響,盼能有更多電力發展的方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