批隔熱紙使用指引 時力:不符國際標準

時代力量舉行「隔熱紙納管打假球,行人安全一場空」記者會。(記者宋碧龍/攝影)
時代力量舉行「隔熱紙納管打假球,行人安全一場空」記者會。(記者宋碧龍/攝影)

【記者常懷仁/台北報導】

時代力量與多個民團10日舉行記者會指出,交通部日前公布的隔熱紙使用指引,僅針對隔熱紙單品的透光率進行規範,卻忽視隔熱紙貼附在車窗玻璃後實際總透光率的下降,不僅不符國際標準,更未規劃舊車納管時程,形同讓行人與機車族持續暴露於高風險環境中。

時代力量秘書長林邑軒以透光率檢測儀器現場實測指出,市售標榜70%透光率的隔熱紙,若貼附於透光率90%的透明隔板上,實際總透光率僅剩約60%;而使用40%隔熱紙時,更只剩約33%。

林邑軒指出,根據國際研究,當前擋透光率低於70%時,駕駛夜間辨識行人、自行車、孩童的能力顯著下降,反應時間延長、事故風險急劇上升;前側玻璃透光率若低於63%,高齡駕駛的反應會明顯遲鈍,一旦低至35%,所有年齡層的駕駛都將受影響,高齡族群尤為嚴重。

林邑軒認為,台灣現行制度僅針對隔熱紙單品進行規範,忽略實際透光率,不僅違反科學原則,民眾黏貼隔熱紙後,若未以儀器實測車窗透光率,就只能依賴民眾提供的紙本證明,恐造成管理漏洞,讓行人與弱勢用路人暴露在危險之中。

行人零死亡推動聯盟理事長陳愷寧指出,即使新法上路,仍只針對新車納管,舊車依然可使用過暗隔熱紙,造成一國兩制的混亂現象,這導致道路上同時存在使用透明與純黑隔熱紙的車輛,違背公平與安全原則。

所以,陳愷寧呼籲,應全面納管汽車隔熱紙,可設落日條款,但必須溯及既往,並制定「玻璃加隔熱紙」的總體透光率標準,前擋與前側玻璃均應超過70%,後檔亦應納入規範,並於五年內納入定期檢驗,以科學儀器精準量測。

台灣機車路權促進會理事羅宜呼籲,納管汽車隔熱紙,不僅有助機車騎士判斷汽車駕駛視線,更能提升夜間行車安全,納管應涵蓋所有車輛,無論新舊,舊車也可透過落日條款分階段實施。

延伸閱讀
前擋隔熱紙透光率70% 明年納管新車
2025年06月30日 | 27天前
考察巴黎人本交通 蔣萬安:值得參考
2025年06月23日 | 1個月前
強化電動公車安全 侯友宜提4項措施
2025年06月17日 | 1個月前
自行車事故攀升 立委籲修正法規
2025年05月29日 | 1個月前
台中大巨蛋拍板 落腳水湳
2025年05月28日 | 2個月前
取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