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院排審《兒童托育服務法》草案 民團、兒虐家屬提訴求

時代力量黨主席王婉諭表示,台灣托育制度漏洞百出,導致孩童在托育場所遭遇不當對待,甚至喪命。年僅兩歲不到、尚未學會完整說話的剴剴,就是在托育機構中遭受粗暴、不專業的對待而離世。
王婉諭指出,根據衛福部統計,2021至2023年間,全台已有341名未滿兩歲的幼兒遭遇托育不當對待。現行制度缺乏監視影像、退場機制與資訊透明,家長在無所知情下將孩子交給體系,卻換來悲劇。
兒虐受害者家屬庭庭媽提出訴求,包含強制托育場域裝設監視器並雲端備份;建立吹哨者獎勵制度;加重虐童刑罰;虐待致死者應終身吊照,不得更換身份證資料;實施隨機、不預警訪查機制。托育不只是服務,更關係到每個家庭的命運,制度改革刻不容緩。
廷羽兒護執行長張芸萱呼籲,建立更現代化的管理系統、合理報酬制度及專業分級考照制度,讓真心投入的托育人員能被看見、也能被信任。未來修法應納入家長與托育人員的雙方聲音,擴大管理範圍,從源頭預防不當對待,真正守護每一位孩子的安全與未來。
台灣基進黨主席王興煥強調,應強制托育機構全面裝設監視器並雲端備份,完善隱私與調閱機制,並充實第一線訪視與評鑑人力,並建立違規記點退場制度,確保托育品質。
小民參政歐巴桑聯盟北區主任陳宛毓提出訴求,包含三年內整合0–6歲托育體系,建單一窗口;設立獨立監督委員會;建立保母報酬保障與調薪機制;讓家長與孩子的聲音納入決策;補齊偏鄉資源與訪視人力。
台灣綠黨共同召集人甘崇緯也提出訴求,包含托育監視器強制雲端備份並完善隱私調閱機制;建立保母違規記點與退場制度;托育遴選應由專業社工主責;改善托育人員勞動處境與薪資制度;推動偏鄉與部落互助托育,並納入原民語言與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