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教通報系統實施2年 調查:4成2幼教員遭濫訴

全教總5月16日指出,42%的教保人員曾被無端申訴,8成表示留任意願變低。(記者莊璦筠/攝影)
全教總5月16日指出,42%的教保人員曾被無端申訴,8成表示留任意願變低。(記者莊璦筠/攝影)

【記者莊璦筠/台北報導】

教育部推動幼教輔導管教與通報裁罰系統,實施至今達兩年。全國教師工會總聯合會16日公布,高達四成二的教保人員曾經被無端申訴與調查,濫訴產生親師信任危機,期盼教育部檢討制度。

全教總2月調查幼教輔導管教與通報裁罰系統的實施狀況,42%教保人員表示,曾經「被無端申訴與調查」;約八成二認為,這對親師信任造成負面影響;七成認為,自己變得更消極;八成表示,留任意願變低。

全教總副祕書長兼幼兒教育委員會主委楊逸飛分享投訴案例,包含中小班幼兒將創作帶回家,被家長覺得「做得很醜」,因而投訴老師沒有認真教學;幼兒因為濕疹而抓傷,老師因此被投訴虐兒;幼兒爬上櫃子,老師擔心受傷而將其抱下,造成輕微瘀傷,也被家長投訴。

民眾黨立委黃珊珊表示,若家長遇到一點問題就去投訴,而非溝通,可能導致教保人員喪失對教育的熱情,受害的是全班的孩子,制度的建立應是協助親師溝通。

國民黨立委柯志恩說,每年約4,200人取得教保資格,但真正投入者只有2千多人,這代表目前環境影響年輕人投入此職業的意願,若長久流失下去,未來恐找不到合格的人員來照顧孩子。

全教總理事長侯俊良表示,該系統破壞親師信任關係,家長過度干預與頻繁投訴,使教師無法專注教育本質,導致教育品質下降。政策的不友善與社會對教師專業的普遍不信任,讓教師失去教育熱忱。他指出,教育部應擬定能保護正常教保人員的對應規定與機制,避免人才流失,才能找回親師之間的合作與信任感,提升幼教品質。◇

延伸閱讀
開罰舔共藝人 陸委會提2紅線
2025年05月15日 | 3個月前
罷綠委連署站 藍營上架地圖
2025年05月15日 | 3個月前
教育部擬校園手機規範 藍、綠回應
2025年05月15日 | 3個月前
取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