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千顆保育類鸚鵡蛋 從金馬走私中國

海巡署連江查緝隊破獲史上最大保育類鸚鵡蛋走私案,查出不法集團透過金門、馬祖作為轉運地,將鸚鵡蛋走私至中國。連江地檢署調查,該集團先從東南亞國家購得鸚鵡蛋,在南投等地私設繁殖場,合計輸出4,512顆,不法獲利約新台幣568萬餘元,7日偵結起訴11人。
起訴指出,以張男為首的走私集團,為滿足中國買家對珍稀鸚鵡寵物需求的市場,先從泰國、越南等地購得多個品種保育類鸚鵡的受精蛋,並在南投、雲林等地私設繁殖場,大量繁殖保育類鸚鵡受精蛋;並以國內合法養殖場所獲取國貿署許可的《瀕臨絕種野生動植物國際貿易公約(CITES)》附錄中核准貿易種類的合法文件為掩護,走私受精蛋入出境。
連江地檢署查出,該集團看準海關無法當場鑑驗受精蛋品種是否為保育類的漏洞,先從台中機場把大量受精蛋空運至金門、馬祖等地,再交由當地漁民以小船出海,在海上接駁給配合的中國船隻,以規避正規出口與動物檢疫程序。經統計,該集團自2024年起至今年3月間,共非法出口4,512顆鸚鵡蛋至中國,不法獲利約新台幣568萬餘元。
該集團出口的鸚鵡蛋中,包含稀有物種非洲灰鸚鵡、琉璃金剛鸚鵡(CITES附錄Ⅰ列管物種)、金頭凱克鸚鵡、白鳳頭鸚鵡、黃翼藍帽亞馬遜鸚鵡(CITES附錄Ⅱ列管物種)等受精蛋共570顆。
專案小組分別於2024年6月、今年1月間,在馬祖、金門地區當場查獲走私鸚鵡蛋1,047顆、599顆,但該集團仍未收手,反而將轉運地改為越南,於今年3月5日再度夾帶600顆鸚鵡蛋至越南河內,企圖銷往中國,當場遭越南海關查扣。
檢方認定,張嫌等11名被告涉嫌違反《野生動物保育法》、《動物傳染病防治條例》、《洗錢防制法》規定,7日偵結起訴,並向法院請求對張男從重量刑。此外,起訴書中也提到,由於《野生動物保育法》款並未處罰未遂犯,因此對於該集團在金門、馬祖被及時查獲的犯行只能予以不起訴處分,突顯法規有不完備之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