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中臨時起意 天候成轉折

花蓮攝影家陳明忠7月30日原先預計赴福壽山露營、拍攝高山農場的晨霧,卻因當時天候不穩,行程被迫調整。他查看衛星雲圖後發現,只有宜蘭與新北地區氣候允許出門,於是自然地把方向轉向北部山區--- 塔曼營地、拉拉山、啞口、梨山,再回福壽山,展開一段即興的小旅行。
塔曼營地的第一夜:山中露營
抵達 塔曼之光露營區 時已接近傍晚。營地海拔約 1700 公尺,可遠眺山城雲海與黃昏霞光,雲起時像寶石點綴山頭,夜晚星空與對岸燈火交錯,氣氛靜謐而壯闊。
陳明忠說:「在塔裏旅行……山上就是舒服。」他把帳篷搭在視野開闊處,傍晚時分,夕陽西沈,雲海與霞光在山巒之間變幻。
與自然對話 森林巨木與流水鳥鳴
隔日一早,他沿著 塔曼山森林步道 行走。此步道全長約 3 公里,途經廣闊的原始林地,樓松、楠木、櫸木交錯,許多紅檜巨木已有數百年樹齡,空氣中飄著淡淡香氣,路面為盤根錯節的樹根與泥石,讓人真正感受森林的脈動。
他描述:「鳥鳴、流水、參天大樹」,在這裡,他拿起手機捕捉光影穿過巨木間的瞬間,也記錄苔蘚覆蓋的枝幹與林間微小生物的靜謐生活。
拉拉山自然保護區的古樹傳說
從塔曼步道接入 拉拉山自然保護區(又稱達觀山)。這裡是台灣北部紅檜森林最廣、神木密度最高的地方,保護區內有約 24 顆神木,其中最古老有近 1500 年樹齡。
陳明忠沿著步道行走約兩小時,拍攝古樹與山林交織的光景。他寫說:「山上就是……舒服」,似乎這淡淡的一句話,正是所有畫面裡最真實的情緒。
登高望遠 啞口與梨山風情
之後他轉往 啞口與梨山地區。梨山海拔約 1900~2000 公尺,是中橫山區的風景聚落,四周環繞雪山山脈與大甲溪上游匯流的山谷。
梨山也是高山水果與高山茶的重要產地,當地盛產水蜜桃、梨、水梨與高山烏龍茶,特別是梨山茶香氣清新、回甘,品質極佳。
他在 梨山賓館 前稍作停留,那紅牆黃瓦、雕梁畫棟的建築與周邊山色對比映襯出歷史與自然交錯的氛圍。
鏡頭下的畫面 捕捉自然細節
這趟旅程中,陳明忠的鏡頭捕捉到森林中各種極細微的生命與景象:
專注凝視的猛禽,羽色銳利,眼神帶著山中清冷的質感。
綠甲金龜在苔石上緩緩爬行,體表反射山林清光。
紫花點綴苔壁,銀杏新葉在雨後閃爍嫩黃生機。
白色花朵含露,紅果露珠欲墜、蘑菇與三葉草於落葉堆森林舞蹈……這些畫面彷彿在告訴人:山中最小的也值得拍。
晚霞餘光與旅人心聲
可見的山城紅瓦、雲霧晚霞與翠綠梯田,在鏡頭中逐漸平衡、交織。陳明忠說:「夕陽西沈」,每個山谷每片雲層似乎都在柔柔講述這山水的故事。這句話簡短,卻貼近那一刻自然的呼吸。
他旅程的每一句「山上就是舒服」「塔裏旅行」,與畫面中的樹梢鳥鳴、雲動光影、古木苔蘚、山谷梯田,以及細碎苔液、昆蟲與花果的生命,都呼應著這份自在與真實。
旅程意義與心靈餘韻
這段意外成形的旅程,從天候的無常起始,卻在宜蘭縣/新北市的山林裡逐步展開。陳明忠沒有追求絢麗的構圖或濃厚的語調,他用平實的手機鏡頭語言,記錄山中的安靜、清新、生機與歷史。
翠綠樹幹、高山鳥類、山谷村落與午後雲海,皆是真實的屏息瞬間。文字與畫面彼此補完,「鳥鳴、流水、參天大樹」與「夕陽西沈」,帶出旅人內心對自然那份不言而喻的親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