防假買家真詐騙 數發部與13支付業者聯防

詐騙集團手法翻新,從過去假冒賣家行騙買家轉為以「假買家騙真賣家」的新套路,透過偽造的第三方支付平台網站與客服介面引導賣家操作轉帳、輸入驗證碼,進而竊取金錢或個資。數位發展部4日聯合13家第三方支付業者,宣示公私攜手聯防,透過主動掃描、通報下架及警示機制全面封鎖詐騙漏洞。
數發部政務次長林宜敬指出,以往詐騙案多為假賣家詐真買家,數發部已透過廣告實名制與網路詐騙通報查詢網防堵。但詐團手法日新月異,現在轉為冒用第三方支付平台介面行騙賣家,讓不少民眾上當。
數位產業署長林俊秀說,此類詐騙會以「協助打詐」為名,誆稱是知名支付業者如綠界、藍新、紅陽等平台,提供假網址以誘導操作,甚至製造假客服與用戶對話,過程中導引輸入的「驗證碼」就是詐團設定的提款金額,一旦賣家輸入數字,資金即遭盜領。
為防堵此類詐騙,數發部啟動兩大具體措施,包括「主動掃描、快速下架」與「醒目提醒、加強警示」。林俊秀說明,資安院已協助掃描網路上的偽冒網域並下架可疑網站,6月初偵測出超過200件偽冒網域後,已下降至6月底的3件,降幅逾九成。各家第三方支付業者也在官網首頁加註警語,提醒用戶警覺假買家與釣魚連結,並提供查驗機制以協助辨識真偽。
網路詐騙通報查詢網累計接獲7,113件「假買家騙真賣家」通報。資安院副院長龔化中指出,未來希望能在詐騙網站啟用前即予以封鎖,防患未然。
出席記者會的業者包括綠界科技、藍新科技、紅陽科技、統一數網(PAYUNi)與連加(LINE Pay)等5家代表,另有茂為歐買尬、應援科技、富邦媒體科技(momo)、拍付(Pi錢包)、海通商貿(Coupang)、喬睿(TapPay)、立吉富與交流資服等13家,共同倡議聯防。
第三方支付業者公會籌備處主任委員、綠界科技總經理劉士維說,這是首次由業者集體組成技術團隊,建立風險控管模型。詐騙網站建置速度越來越快,部分仿冒網站從註冊到上架的時程,過去需要5~8天,現在僅需2~3天,業者必須加快反應,否則防不勝防。詐團整合假網域、假客服及假銀行介面詐騙,讓第三方支付業者也成為受害者,業者紛紛主動掃描可疑網站並通報數發部,希望在詐騙發生前就採取行動。
數發部也提醒,民眾要遵守「二不一查」原則:不點不明連結、不信非官方客服、上官網查詢聯繫資訊。未來將持續與業者聯手防詐,建構安心的數位交易環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