陸新華字典 例句驚見:孩子成累贅

近日,中國大陸《新華字典》中被發現有「孩子小,成了累贅」的表述,引發許多網友不滿和炮轟,認為這造句傳遞了不良的價值觀念。
據《現代快報》報導,近日,有讀者發現在第12版的《新華字典》中,關於「累」(第二聲)的造句中寫道:「孩子小,成了累贅。」其中,在介紹「累」的時候,組詞中包括「累贅」,釋義為多餘的負擔、麻煩,造句有「孩子小,成了累贅」、「這事多累贅」。
上述造句引發爭議後,《新華字典》的出版發行單位商務印書館相關工作人員7月1日回應稱,「孩子小,成了累贅」只是一個很普遍的社會現象,不代表該書的觀點,也不具任何傾向性。該工作人員稱,累贅是負面的詞,只是想警示大家、引發思考,並非希望這樣的現象在社會上蔓延。在後續出版過程中,如果沒有這種社會現象了,可能會將這句話替換掉。《新華字典》的編修單位中國社會科學院語言研究所工作人員則稱,之前接到過相關反映,但是這是符合辭書收錄標準的。
1992年版《新華字典》對「累贅」的解釋僅為「多餘的負擔」,未提及兒童。除「小孩是累贅」外,「玩」字的注釋詞組「玩弄女性」,「別」字的注釋「腰裡別了一把手槍」,也引發調侃。
對於出版社的解釋,許多網友不買帳、紛紛留言:「那麼多社會現象,偏偏用了這個?」、「你選擇用這句話當造句,這本身不就是一種傾向性?」、「舊版沒有,新版特地加進去,然後說沒有傾向性?」、「沒文化真可怕。」、「毒教材。」、「他憑什麼說小孩成為累贅是普遍現象?」
還有網友稱:「這字典給小孩子用的,他們會認為自己是累贅。」、「孩子都來問我,我是你們的累贅嗎?我跟他說你是我們的寶貝。」、「很累也沒幾個父母覺得小孩是累贅。」、「那解釋一下生育率低怎麼回事。」、「小孩子是累贅,找不到合適工作的中年人也是累贅,畢業即失業的大學生也是累贅。」、「新華字典學生群體用得多,查詞的大多是世界觀正在形成中的孩童,『孩子小,是個累贅』這句話會造成小孩自卑心理,潛移默化影響了父母與子女的關係。」
「孩子是文明傳承的未來。人都沒有了,還論什麼未來。」「我們家孩子還小,但他絕不累贅。」、「表達不準,不是累贅,是一時的困難。應該改正。具有導向性,影響大家的情緒,有歧視小孩的意味,如果都是認為小孩小是累贅,那麼結果是大家都不結婚,不生小孩,而是過自己。這樣的社會怎麼發展?」、「太糟糕了,根本不是嚴謹與寬容,典型的價值觀變異糟粕!老版沒有什麼小孩成了累贅,新版小孩變累贅,這都是什麼人在當新華詞典的編輯!」、「這個造句也根本不具備該詞義的典型性!這就是故意的。新華字典的問題也不是一天兩天了。」、「各個環節,都已經爛了。以前看著氣憤,現在見多不怪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