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台幣強升、暑期出國潮 銀行日圓換匯暴增3倍

隨著新台幣走強及暑期出國旺季到來,不少民眾兌換日圓,新台幣6月27日盤中最高上升至28.904元,睽違3年多重返28字頭。台北富邦銀行指出,5、6月日圓兌換金額較前4月成長超過兩倍;國泰世華銀行表示,5月新台幣強升,日圓換匯量及金額平均成長達3倍。
據央行統計,今年以來美元指數慘跌一成,亞洲貨幣多數走升,今年累計新台幣兌美元匯率升值12.34%,韓元升值8.38%,日圓上升8.13%。6月27日新台幣盤中更一度觸及28.904元,寫下逾3年新高。臺灣銀行牌告利率最低價來到0.2038,再現日圓換匯甜蜜價。
北富銀指出,5、6月日圓總兌換金額增加,日均兌換量較前4月成長逾200%;美元方面,5、6月日均兌換量也比前4月成長六成。日圓換匯量成長主要受到新台幣5月強升影響,銀行端的日圓換匯量及金額平均成長300%,加上暑期出國旺季到來,增加民眾兌換日圓的需求。
央行也出重手積極護市。6月30日新台幣出現戲劇性跌勢,收盤29.902元,重貶7.22角,創下近24年以來單日最大跌幅。
臺大經濟系兼任教授、央行前副總裁許嘉棟表示,匯率波動幅度大,主要因為市場預期心理推升,央行透過行政干預,短期內有效果,但長期壓力可能延續。除了貿易戰對新台幣升值帶來壓力外,國際收支的金融帳更是貿易帳的19倍,其影響可能更大,央行需要使用其他方式因應。
匯銀人士指出,由於6月30日是半年報、季底、月底的結算日,匯價會影響企業計算新台幣的匯損,這次貶回近30元,也讓出口商稍微喘口氣。
六大壽險2個月虧逾500億
新台幣連續兩個月強勁升值,重創台灣壽險業,六大壽險公司國泰人壽、富邦人壽、南山人壽、新光人壽、台灣人壽、凱基人壽4月虧損合計近200億元,5月再虧損近350億元。電子業者也有大量美元資金,匯損金額預計在7月以後發布的半年報逐漸明朗,業者多以賣美元、買避險工具等方式因應,避免匯率影響過大。
面對匯損壓力,保險公司除了傳統避險、一籃子替代避險外,大多數壽險業也向金管會申請適用外匯準備金新制,拉高水庫水位,金管會也祭出新規定,以平均匯價計算資本適足率(RBC)的資本,有助於提升保險公司的半年報資本。
不過,新台幣持續揚升,就算匯率採取均價計算,後續虧損仍會逐步認列,被外界質疑可能無法治本。金管會上週發布,壽險業5月暴虧1,066億元,拖累金融三業(銀行、保險、證券期貨投信)前5月獲利腰斬,來到2,328億元。
壽險業5月避險比率為64%,月增0.1個百分點,主因避險工具少,各家金融機構、電子大廠都搶買,使CCS(換匯換利交易)和NDF(無本金交割遠期外匯交易)的年化成本分別達到接近3%及6.6%的歷史新高。
金控業者坦言,下半年股、債、匯市的波動劇烈,可能影響獲利能力及可分配盈餘水準,使股價和未來配息空間承受壓力,若壽險業的虧損趨勢不減,金融業全年恐將持續虧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