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民法官參審顧慮 個資保護、人身安全受關注

司法院資料照。(記者宋碧龍/攝影)
司法院資料照。(記者宋碧龍/攝影)

【記者常懷仁/臺北報導】
司法院30日公布「113年度國民法官問卷調查結果報告」,司法院表示,根據結果,國民法官及備位國民法官於參與審判後表示願意再次擔任國民法官者達95.3%,而國民法官對於政府應強化保護的配套措施仍高度重視,包含個資保護、人身安全保障等。

司法院指出,根據問卷調查結果,國民法官及備位國民法官於參與審判後表示願意再次擔任國民法官者達95.3%,較參與前上升3.6個百分點。在司法審判信任度方面,參與審判前已有近九成國民法官、備位國民法官信任司法,參與審判後信任司法比率上升至98.7%。

司法院指出,在參與程序整體感受或評價部分,國民法官、備位國民法官表示為「良好」之比率達九成以上,其中對於終局評議之整體感受良好程度達99.2%;在審理過程中的爭點說明、證據調查程序及法律概念是否容易理解部分,分別有98.7%、98.8%、97.6%認為「容易理解」。

此外,司法院提到,就與審判參與意願相關之各項顧慮,均呈現參與後下降之趨勢,突顯配套措施貼合實需日益完備,且國民法官對於政府應強化保護的配套措施仍高度重視,尤其個資保護、人身安全保障,不論參與前或後,均位列最受關注前三項。

司法院表示,113年度案件總量增加,且新增多起涉及不同罪名與被告否認犯行之案件,雖然可能導致國民法官認為案件「複雜」之比率較112年度略增。然而,國民法官認為容易理解爭點、證據調查、法律概念的比率均較112年度提升。

司法院指出,可見審、檢、辯三方對國民法官制度之運作日益穩健順暢,國民法官亦均能於眼見耳聞證據調查及辯論等法庭活動後,迅速掌握案件情節及爭點,即時形成鮮明心證,基此國民法官與備位國民法官對法官、檢察官及辯護人整體評價「良好」比率,分別達99.2%、98.4%、88.3%。

最後,司法院說,日後將持續深入分析問卷資料,評估113年度制度效能,並作為政策與配套措施調整之參考,以促使國民法官制度更臻完善。

延伸閱讀
少年涉案詐欺為首 75%當車手
2025年06月18日 | 24天前
「無法贊同」法庭直播 司法院籲暫緩
2025年06月11日 | 1個月前
保單抵債公聽會 立委籲源頭減量
2025年03月19日 | 3個月前
取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