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資中國變韭菜 台商:中共假繁榮掩蓋真掠奪

資深台商陳志強(化名)向《大紀元時報》表示,真正走入中國市場的台商,面對的可能是惡性競爭、土地陷阱、司法黑箱、色誘控制與財產被掠奪的風險。示意圖。(Johannes Eisele/AFP via Getty Images)
資深台商陳志強(化名)向《大紀元時報》表示,真正走入中國市場的台商,面對的可能是惡性競爭、土地陷阱、司法黑箱、色誘控制與財產被掠奪的風險。示意圖。(Johannes Eisele/AFP via Getty Images)

【記者戴德蔓/台北報導】

中共近日對「首來族」(首次去中國)台灣人祭出免收1,500元辦理台胞證費用的新措施,同步推出「福馬同城生活圈」第二波政策,號稱提供經貿便利、台資企業扶持與文化交流支援等利多,對此,陸委會示警,這是中共統戰升級的新包裝,實質效益有限,仍是「口惠實不至」的政治操作。

曾深陷中國市場陷阱的資深台商陳志強(化名)向《大紀元時報》表示,「免費的東西,代價往往最貴。」他以親身經歷警告,台胞證免收費不過是誘餌,真正走入中國市場的台商,面對的可能是惡性競爭、土地陷阱、司法黑箱、色誘控制與財產被掠奪的風險。

無奈踏入中國市場 陷惡性競爭

「我本來就不相信共產黨,是日商逼得我們去中國設廠,我拖了10年不得不去。」陳志強表示,最初是日本客戶強硬要求台灣廠商到中國設分公司、設廠配合拓展市場,若不配合便撤單,他才無奈踏入中國市場。

他用一句話點出中國市場的真相:「你以為你在做生意,其實你是在博弈,對手是中共,它手握所有的牌和規則。」

陳志強終於踏進中國市場,沒想到迎接他的,不是快速獲利的機會,而是一場產業陷入永無止盡劣幣驅逐良幣的惡性競爭。「你賣1萬(人民幣,下同;約新台幣4萬),他賣8千,再降到6千、5千,最後連4千都有人賣,材料越來越差,偷工減料、不良品滿天飛。」

人治經濟 海關亂扣貨、拆箱

他回憶,早期試水溫,只做幾百萬規模的小額貿易,結果有一年的過年前整批貨物被中共海關扣押。「聽說當時中共扣了600艘貨船,我們整批貨全被扣,他們過年要業績,就靠拍賣你的貨賺錢。沒有人負責,也沒有理由,敢問就被修理。」

他無奈笑說,打電話到海關還被兇:「你是哪位?你怎麼知道這電話?」貨被扣、貨被拆、貨被摔,全都要自己吞下。他說,「那不是做生意,那是當人質。」

「當時我們公司有兩批貨,一批被扣,另一批則在運輸過程中被強行拆箱,原本精密包裝全毀,東西被重新裝進麻布袋,運來時零件摔壞一堆,兩批加起來損失超過新台幣幾百萬元。」

便宜提供土地?一場空

很多台商會被吸引的其中一個重要理由是,當地政府允諾免費或便宜提供土地,陳志強提醒,天下沒有白吃的午餐。

陳志強說,曾在新疆烏魯木齊參加招商會,一名市長竟當場向台商表示:「500畝地1塊錢賣你,隨你挑地點!」他補充,按照中國一畝200坪換算,500畝相當於1萬坪,「聽起來很吸引人,但實際上1塊錢只是『土地使用權』的名目價錢。」

「你得自己鋪電線、拉水管、整地、蓋建築物,這些工程當然不是你自己找廠商做,而是必須用『指定單位』,施工費用貴得離譜,還得僱用當地安排的工人。等你把一切投資下去,對方再來一句:你違反安全規定,勒令停工。」他說,許多台商根本還沒開始營運,運氣差的,光建廠階段可能就被「釘子戶式監督」逼到破產。

契約精神在中國不存在

陳志強強調,不應低估中共的控制與收買能力,「不要妄想你會比共產黨更聰明、更無恥,任何事它們都幹得出來」。

陳志強舉例,有些台商早期在中國設廠,選址通常位於城市邊緣或鄉村地帶,但隨著都市化推進,原本偏遠的廠區逐漸被城市擴張吞噬,成了精華地段。當地政府為了蓋房地產,會以開發名義強制企業遷廠。

他說,當共產黨盯上那塊地時,會要求業者搬遷至二、三十公里外的新地點。如果配合搬遷,雖然表面上提供新土地,實際上卻沒有任何實質補償,所有建設成本仍由台商自行負擔;若不配合,就會以查帳、環評或消防等理由頻頻騷擾,迫使你非搬不可。

在遷廠過程中,還可能遭遇更大的資產重分配陷阱。陳志強說,比如,當初投入的設備多為翻修過的二手機台,重新粉刷後當作新資本評估;共產黨則提供土地與部分資金作為對價,形成表面上的合資關係。但隨著地價上漲,他們會主張土地價值提高,因此股份占比增加,你的機台折舊不值錢,所以反過來「吃掉」你原有的技術與出資。

「你不搬,它整你;你搬了,還是它說了算。」陳志強說,這就是中共對台商的「合法掠奪」,「共產黨只要持股1%,就能憑藉行政權力凌駕經營權,什麼公司法、契約精神,在中國根本不存在。」

共產黨說了算 企業僅它的工具

「共產黨的態度很明確——所有企業都是共產黨的。」陳志強說,它有權隨時干涉與掌控,特別是規模較大的企業。至於那些人數只有二、三十人的小型工廠,官方表面上不在意,實際上也在滲透,像是設立黨支部、工會等方式來施加控制。

他說,在當地開廠,如果不是找「當地人」來當廠長,任何事都很難推動。這些當地人熟悉公安、消防等政府單位,甚至很多人彼此是小學、國中或高中的同學,有地方關係,講話才有用。

陳志強說,比如得聘請一位當地人當廠長,對方什麼事都不用做,一個月照樣領3千元人民幣薪水,還配一輛車讓他四處應酬跑關係。這筆花費,對企業主來說相當無奈、但卻是必須的開支,因為沒有「地頭蛇」幫忙喬事,很多事根本無法運作。

他也直言,現在中國的經營環境早已變了,不只競爭激烈,更是內捲到極致,什麼都比價格、壓人力、拚速度,幾乎沒有生存空間。他搖頭說:「現在才想去中國設廠的,真的太晚了。」

中國充滿風險 仍有人想去?

既然在中國充滿風險,為什麼還有那麼多台商願意前往中國投資?陳志強苦笑回答,「他們覺得有利可圖啊,而且中共會包裝,一切看起來好像很偉大很有錢,就像共產黨那副模樣,表面上強大,裡面早就貪汙腐敗、爛透了。」

陳志強提及在海外認識一位來自延安的朋友的話說,「在認識的官員裡,能組一桌麻將的不貪官,已經算奇蹟。」

「你說那些沉迷其中的台商,後來怎麼都不吭聲?理由很簡單——證據全被中共掌握了。」陳志強說。

他談到,以前認識的一位朋友,跟很高層的中共官員有交情,對方說共產黨在二十幾年前,就已經每年從大學畢業的漂亮女生中挑出1萬7千人,專門訓練來服務黨的任務。

「什麼任務?要她們跟外商生小孩、取得信任,但不能有感情,目的就是情報蒐集。你請的祕書、在夜店遇到的小姐,可能都有任務在身」他表示,那些俱樂部裡的小姐,每個都要寫報告,把客人的姓名、幾點進房、幾點出房全都記下來,還配合監視器拍攝,無死角的掌握一切。

「你說恐不恐怖?這些畫面、資料,將來就變成把柄,讓你永遠說不出話來。這不是我亂講,是他們自己公安講的,這就是現實。」陳志強說。

台商「分享商機」實為抓交替

陳志強指出,現在還在鼓吹台商進場中國市場的人,不是天真就是「抓交替」。「自己逃不出來,就找新人進來接。他們不是不想走,是走不了。」

他舉例,有些台商在當地經營多年,設備、員工、工廠全都難以搬離,為了減損損失,只能靠說服新台商接手資產。「他們表面說是分享商機,其實是要有人接刀子。」

陳志強表示,台商如今已大量撤出中國,昔日可容納數十桌的台商聚會,如今僅剩零星兩、三桌。留下的,多是早期投資額龐大、難以抽身者,或靠中國土地與人力成本勉強維持的工廠。部分高端代工仍能存活,例如與歐美品牌合作的製造商,但已成少數。「我們都知道,純內銷的企業撐不久,價格戰、品質差、售後爛,市場已經爛掉了。」

「你以為中共是在發展經濟,其實是用經濟在發展統戰。」陳志強說,中共不是走自由市場競爭的邏輯,而是掌握資源、權力壓迫的體制。他們不需要說服你,只需要讓你沒有別的選擇。

他最後感慨的說:「中國不是市場,是牢籠;免費的台胞證,不是通行證,是鐐銬。」◇

延伸閱讀
中共策劃撞蕭美琴 美眾院譴責
2025年06月29日 | 2天前
立院立法違憲 總統:史無前例
2025年06月29日 | 2天前
新台幣強升 出口商、壽險遇挑戰
2025年06月29日 | 2天前
取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