總統府公布 4+1新增假日上路

總統府5月28日發布總統令,公布《紀念日及節日實施條例》,自即日起正式施行。條例新增4+1天國定假日,包括小年夜、教師節(9月28日)、光復節(10月25日)、行憲紀念日(12月25日),並將5月1日勞動節擴大為全國放假。
立法院日前三讀通過修正案,將原本屬於行政命令層級的節日規範提升至法律位階,依新法規定,國定假日將包括元旦、和平紀念日、黃曆新年四天(除夕至初三)、兒童節、清明節、端午節、中秋節、國慶日,加上新納入的教師節、台灣光復暨金門古寧頭大捷紀念日、行憲紀念日、小年夜,總計16天國定假日。勞動節則從原本僅勞工適用,調整為全民共同放假。
此外,針對原住民族文化傳統的尊重與保障,修法也將原住民族歲時祭儀假期由1天延長為3天。
過年連假有機會放9天?
人事長曝國定假日補假原則
由於《紀念日及節日實施條例》修正後,新增的國定假日在下半年就上路,9月28日教師節落在週日,10月25日光復節落在週六,以及12月25日行憲紀念日落在週四,外界關注應如何補假。
行政院人事總處人事長蘇俊榮說,原則上國定假日遇到週六,就會在週五補假,而遇週日則週一補假。若國定假日逢週四,「傾向不調動」來減少影響,相關細節仍在評估當中。
值得注意的是,2026年過年除夕落在週一,初四會遇上週五,之後是週末兩天假期。蘇俊榮表示,不排除初四補假的可能性,即過年連假可能長達9天。但他強調,仍須整合相關單位意見後,再報行政院核定,目標在6月底公布今年下半年及明年度行事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