觀感差惹眾怒 北京公車保全喊冤

近年來,北京公車上出現保全「乘務管理員」,取代了售票員的崗位,近來越來越受到北京市民的反感,呼籲取消公車保全。社會觀察人士認為,這反映出中共的維穩制度導致了社會的撕裂。
近日,「北京公車保全惹眾怒」的影片在網路廣傳,提出北京公車是否有保全存在的必要?該影片稱少部分保全衛生習慣不好,衣服髒、打瞌睡、汗臭、體臭,好似很多天沒有洗過澡,影響乘客的感受,破壞保全行業的整體形象,更是對文明環境造成汙染。
該影片認為公車保全被聲討是「自找的」;但有保全在影片下方留言說,他們的工作很辛苦,沒有休息日;有的保全說每天要上16個小時的班,也有的說每天要上10個小時的班,所以才導致沒有時間去洗澡,而保全公司只提供了一套制服,才導致制服髒後來不及洗、沒有得換。
為維穩 公車隨車配備安全員
北京市民要求取消公車保全,恢復有正式戶口的北京人當售票員。據悉,最早的時候北京公車是有售票員的。2016年,學院路上靜淑苑一站出現乘客持刀捅死乘客事件後,北京所有的公車都配一個安全員,地鐵車廂也配安全員。
最初公車上的保全「乘務管理員」,多由年輕人擔任,現在不少公車保全年齡較大,甚至有人站著就睡著了。有網友戲稱「保全」為「飽安」,收集了不少公車保全打瞌睡的照片,說「保全工作真清閒,天天睡覺也掙錢」。
隨著民眾的聲音傳遞到公車公司和保全公司的耳朵裡,目前他們開始對保全加強管理,包括裁員。影片作者認為,公車保全被裁員很明顯是財政支出遇到了困難,龐大的維穩消耗令財政開始捉襟見肘、入不敷出。如果再無限制的增加保全與安保投入,將會對北京的地方財政造成災害性的影響。
工作不好找 但不想離開北京
老馮(化名)長年在北京做保全,他近日向《大紀元》記者表示,他們每天工作14小時起跳,只發一套制服。今年2月,老馮在北京大一路(北京公車1路)上做公車保全,早上5時起床,晚上11時睡覺,吃的是鹹菜大餅,鹹菜不搶還吃不到,工資200元(人民幣,下同)。「BOSS直聘」上一則北京保全招聘啟示顯示,要求18~62歲,男女不限,包吃住,工裝被褥免費提供,住4~6人房。
對此,老馮表示,「可別讓人入坑,誰幹誰知道,我幹了10天就撤了。每天起得比雞早,睡得比狗晚。吃的飯沒有油水,住得連監獄都不如。一個房間睡了8個人,12平方公尺,環境很差,味道也受不了。」他表示,現在年齡大了,做保全也拿不到太高工資,一個月才4,000元。所以他白天幹保全,晚上跑外賣,感覺快累死了。老馮也做過工地、裝修小工等工作,他說,今年很難,工作不好找,但是不想離開北京,「北京如果很難,其他地方更難。」

分析:腐敗是根源 社會在撕裂
北京觀察人士陸豐告訴《大紀元》記者,北京的公車公司是因為上面的領導要求他們配保全,是利益交換才產生了現在北京公車的保全問題。保全本身是監督性質的,是保全公司派來的,所以擠掉了北京人的一些飯碗。
他介紹說,北京公車公司(公車集團)是國企,售票員在編制之內,公司要給保險,要發工資。從職業的角度、收入來講,保全的工資是比售票員收入要低,可是公車公司的總費用並沒有減,因為這筆錢同樣要付給保全公司,他們通過勞務輸出的部門兩頭吃利益,所以腐敗是根源。「在北京的一些邊緣地區有專門收納外地人來幹保全的機構,圈套圈、環套環的,各個環節都在產生利益交換。真正到保全他們手裡錢真的是寥寥無幾,他們苦得很。」他說。
對於北京市民對公車保全的聲討,陸豐表示理解,「別說乘客向他們問路他們不知道,有時候公車下邊出了小故障,因為都是電車,重新合一下閘,斷閘合閘,問題就解決了。司機跟保全說:你下車把大閘合一下,保全問:『大閘在哪啊?』司機都煩他們:『要你幹嘛用?』保全還得問乘客,弄得笑話很多的。」
「實際上真的叫怨聲載道,可誰也沒辦法,因為這是一個全面腐爛、全面腐敗的結果產生的。」對於自動刷卡擠掉了售票員的說法,陸豐表示並不認可。他說,雖然有了自動刷卡、自動投幣,但售票的位置還是應該有個人,因任何一輛車都有新乘客。保全對每一站到哪他都不懂,還是有一個熟悉業務的問題。過去的售票員特別熱情,感覺有一種親切感。
陸豐認為,保全和售票員是不同性質的工作。保全是負責安全,有時一車是兩個人、三個人都有,地鐵人更多一些。同時,還有些路段是公安局裡真正的警察,上車來坐上幾站,造成這種好像治安好了,實際是給老百姓一種恐嚇。
「同樣的一個職位換成北京售票員,他又介紹了站點名字,又能從他那兒購票,是一舉幾得的。公車保全從各方面來講是既沒有法律,又給乘客帶來一些麻煩,又撕裂了社會。所以保全這種性質,它肯定不應該長久的,那就是給老百姓造成一種恐懼。中國整體社會是個撕裂的社會,而且到了撕裂得已經不能再撕裂了。」他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