洲仔溼地水雉育雛 鳥界好爸爸父代母職

洲仔溼地保育類水鳥「水雉」悄悄換上金黃褐白繁殖羽毛。(高市府提供)
洲仔溼地保育類水鳥「水雉」悄悄換上金黃褐白繁殖羽毛。(高市府提供)

文/記者方金媛
每年春夏,是高雄洲仔溼地最熱鬧的時節!保育類水鳥「水雉」正進入繁殖季,不只外型亮麗吸睛,育雛方式更特別,由雄鳥負責孵蛋及照顧雛鳥,是自然界少見的「父代母職」。

洲仔溼地位於左營蓮池潭旁,是都市中珍貴的溼地保育據點,也是第二級珍稀保育鳥類「水雉」穩定繁殖的重要棲地。在每年4~9月繁殖期,牠們會換上金黃褐白羽色,加上優雅長尾隨風搖曳,踏著水面輕盈舞步,有「凌波仙子」、「葉行者」和「菱角鳥」的美稱。

農業部林業及自然保育署嘉義分署官網表示,2024年12月進行臺南地區繁殖季後水雉普查,共發現3,030隻水雉,官田區族群數量占86.2%。7~8月調查全國水雉棲息地,臺南地區以外的族群數量是168隻,包括嘉義、高雄、屏東、臺東、花蓮、宜蘭都有繁殖族群。◇

 

延伸閱讀
貨輪運毒1.2噸案 主嫌無期改判17年
2025年06月05日 | 26天前
取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