澳洲豬腳檢出萊劑 食藥署:未超標

 食藥署長姜至剛(圖)5日在記者會中表示,台灣首度檢出澳洲進口豬肉含有微量萊克多巴胺,但未超標。(中央社)
食藥署長姜至剛(圖)5日在記者會中表示,台灣首度檢出澳洲進口豬肉含有微量萊克多巴胺,但未超標。(中央社)

【記者賴玟茹、常懷仁、林丞奕 /台北報導】

近日澳洲進口「冷凍豬腳」,首次檢出含有萊克多巴胺,儘管檢出萊劑殘留量未超標,但仍受外界關注。食藥署5日表示,因殘留符合規定,無需加強抽驗,也不會公布殘留合格者名單。

2021年元旦起,台灣開放萊豬進口,但針對豬隻各部位訂定萊克多巴胺容許殘留量,分別為肌肉及脂(含皮)0.01ppm、肝臟0.04ppm、腎臟0.04ppm、其他可供食用部位(例如胃、腸、心、肺、舌、肚、腦、血等)為0.01ppm。

據衛福部食藥署「豬肉儀表板」顯示,4月29日1批自澳洲進口的22.99公噸豬其他可食部位,檢出0.001ppm萊克多巴胺,引發各界關注。

食藥署5日下午舉行臨時記者會,由食藥署長姜至剛親自說明,這批進口冷凍豬腳檢出微量萊克多巴胺,符合該類產品殘留容許量0.01ppm。

姜至剛表示,據食藥署統計,2021年1月1日至2025年4月30日邊境報驗豬肉及豬雜碎共計2萬5,466批,雖檢出萊克多巴胺計1批,但檢出萊克多巴胺超標「不合格」為0批。

另外,姜至剛表示,從2012年起實施報驗的牛肉,至今共檢驗24萬9,609批,檢出萊劑2,493批,其中有6批超標,不合格者皆已退運銷毀。

首批澳洲萊豬輸台,外界關注是否公布名單,或加強邊境抽驗力道。姜至剛說,根據《食品安全衛生法》規定,僅需公布殘留不合格者,就算有殘留,既然符合科學分析下的合格標準,就不用公布或加強抽驗,後續將積極把關邊境與後市場,公布及加強抽驗不合格者。

綠委:食安問題回歸專業

對此,民進黨團5日舉行記者會,黨團書記長陳培瑜表示,這次查出來的首批含有萊劑的澳洲豬肉是遠低於標準,所以食藥署就依照規定放行許可,當然有人會有叩關、測試民意等擔心,但如果相關的把關機制、查驗機制持續公開透明,並且對國人的食安負責,相關國際標準也合乎標準,大家就不用擔心這個問題。

黨團幹事長吳思瑤強調,這次查出來的首批含有萊劑的豬肉進口,其實含量是遠低於標準,希望大家讓食安問題回到專業、科學。

民進黨團舉行記者會。民進黨團舉行記者會。(記者常懷仁/攝影)

藍委:台幣升 恐更多萊豬輸台

國民黨5日也召開記者會,批評過去民進黨宣示對萊豬零容忍,現在卻說符合標準,隨著新台幣升值,廠商進口成本降低,未來恐有更多健康疑慮的肉品流入台灣。

立委王育敏指出,過去民進黨政府說,是為了台美經貿需要,所以不得不進口萊豬,那麼對於其他國家也要大幅開放、容忍含有萊克多巴胺的肉品進到台灣市場?她希望民進黨政府,捍衛國人食安要拿出行動力,而不是嘴巴講講而已。

立委賴士葆則表示,台美關稅談判傳出的訊息僅有氣氛良好,但美國要求台灣進口美豬不可標示原產地,政府要接受嗎?過去民進黨宣示對萊豬零容忍,但現在執政就搬出符合國際食品法典委員會。黨團要求關稅談判代表,對於美豬不可以標示產地,絕對不能接受,一定要堅決反對。◇

延伸閱讀
巴菲特宣布:年底退休
2025年05月04日 | 4天前
中共精心布局 滲透韓國媒體
2025年04月22日 | 16天前
中資蠶食韓企 威脅產業生態
2025年04月25日 | 13天前
取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