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共黃海擅建設施 韓政府擬對等反制

圖為2016年6月10日,韓國海軍在韓國江華島周圍的中立水域驅趕中國非法漁船。(South Korean Defense Ministry via Getty Images)
圖為2016年6月10日,韓國海軍在韓國江華島周圍的中立水域驅趕中國非法漁船。(South Korean Defense Ministry via Getty Images)

【記者李皓月、朴淑子/綜合報導】

中共近年單方面在中韓重疊的專屬經濟區(EEZ)海域設置大型鋼結構設施,引發韓國各界高度關切。韓國執政黨批評這是「推進西海中國化」的蠶食戰略,韓國政府則宣布採取跨部門行動應對,韓國外交部長趙兌烈4月28日表示,政府正考慮按照「對等原則」予以應對,包括在該水域設置養殖設施、海洋科學考察基地等方案。

韓中暫定措施水域(PMZ)位於黃海(韓國稱西海)中部,據韓國情報當局3月的消息,中共於去年4至5月間在該區域設置了「深藍1號」和「深藍2號」鋼結構設施,近期「深藍3號」也接近完工,預計不久後將部署至海上。該設施直徑約70公尺,高度超過71公尺,中方稱其為「海上養殖場」。

根據2000年4月簽署的《韓中漁業協定》,PMZ為兩國專屬經濟區(EEZ)重疊區域。根據協定,雙方漁船可在此共同作業,由兩國政府聯合管理漁業資源,但除航行與捕撈外,其他行為均被禁止。2022年3月,中方曾擅自在該水域設置石油鑽探平台,被韓方發現。

韓國政府消息人士指出,中共計畫在今後2至3年內,分階段在PMZ部署約12座類似結構物。

假漁業名義 實為擴張海上主權

韓國對中共此舉感到憤怒,政府與國會各方正加緊研討應對方案。

韓國立法者3月罕見舉行兩黨國會聽證會,韓國執政黨國民力量黨的非常對策委員會委員長權寧世表示,「中國(共)打著漁業名義,實質是在推進『海上既成事實戰略』,意圖控制西海」,這與中方在南海建造人工島後,主張主權的行為如出一轍。他強調,這些設施可用於石油勘探與監視,絕非普通養殖平台。在野黨方面也表達強烈憂慮,強調必須共同守護國家的海洋主權。

高麗大學統一外交學部教授南成旭指出,若將這些平台連成一線延伸至朝鮮半島,恐波及韓國境內的木浦、務安、平澤等地。特別是駐有美軍的平澤基地,中共此舉可能意在台海有事時,限制美軍行動。他認為,韓方應考慮設置「對等設施」作為反制。

一位韓國前政府安保高層指出,這是中共以慣用的「灰色地帶戰術」進行海上擴張,借模糊民用與軍用界限,悄然推進事實控制,如果韓方未及時作出有效反制,後果恐將不可逆轉。

韓國海洋水產部長官康徒衡4月21日表示,政府將本著捍衛海洋主權的立場,依據對等原則嚴肅應對,並將跨部門協調處理。海洋水產部計畫與相關部門討論設置養殖場等適當設施,並編制預算。

韓國評估多種應對方案

今年2月底,韓國海洋調查船「Onnuri號」曾嘗試靠近該鋼結構設施進行調查,但遭中共海警與多艘不明船隻阻撓,雙方對峙超過兩小時。中方以「私人養殖場」為由拒絕韓方靠近。中共駐韓大使館3月堅稱,該設施符合《韓中漁業協定》,未影響韓方權益。

目前,韓國外交部與國防部正評估包括國際法訴訟、提交聯合國、與美日安保夥伴協調等多種應對方案。總統辦公室也已接收國家安保室簡報,正審議包括「設置對等設施」在內的多元反制措施。

韓國智庫世宗研究所首席研究委員申範澈表示,「現在正是決定國家海洋主權命運的關鍵時刻,必須同步推進外交、法律與軍事層面的綜合應對。」◇

延伸閱讀
美日盼6月達成關稅協議
2025年05月02日 | 6天前
美烏礦產協議細節曝光
2025年05月02日 | 6天前
取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