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80億元難救農業 立委籲擴編特別預算

立委蔡易餘(中)、陳俊宇(左1)、王美惠(左2)等人舉行記者會,呼籲擴編農漁業特別預算。(蔡易餘辦公室提供)
立委蔡易餘(中)、陳俊宇(左1)、王美惠(左2)等人舉行記者會,呼籲擴編農漁業特別預算。(蔡易餘辦公室提供)

【記者常懷仁/台北報導】

全球受到關稅衝擊,為強化台灣經濟及國土安全韌性,行政院4月24日通過特別條例草案,爭取編列新台幣4,100億元。對此,立委蔡易餘等人於30日舉行記者會表示,特別預算中關於農漁業的支援僅180億元根本不夠。

蔡易餘表示,美國是台灣農產品出口的第一大市場,2024年出口總值高達8.9億美元,占整體出口比重17.6%,主要產品涵蓋蝴蝶蘭、毛豆、鬼頭刀、茶葉與水果等,一旦美國加徵高關稅,不僅衝擊外銷收益,也將使農民價格崩跌、產地收購受挫。所以,面對全面農產品的關稅危機,只編180億,根本不敷使用。

★相關閱讀:

立委陳冠廷提到,許多農會及農業處反映,中央提供的參展補助時間過短,導致業者來不及報名,政府若仍用通案補助的方式處理,只會讓基層農民因配合不上時程而自動退出國際競爭。

立委陳冠廷、王美惠、陳素月、鍾佳濱、陳亭妃等人。立委陳冠廷、王美惠、陳素月、鍾佳濱、陳亭妃等人。(記者宋碧龍/攝影)

農業產品多半保存期短,受影響程度更大。立委王美惠表示,關稅的農業談判,也可能涉及我國糧食安全國安問題與食安問題,不是單純農民生計問題,政府一定要謹慎處理。

立委陳亭妃說,蝴蝶蘭產業已備妥前往美國建立基地的規劃,有土地、有廠商,卻苦無政府資源串聯。台灣鯛等水產品若能推動冷凍加工升級、發展成料理包,亦有潛力打入全球市場,呼籲農業部別錯過轉型良機。

農業面對關稅衝擊絕非短期補助可解,立委劉建國強調,因為台灣農產品出口往往需長時間談判與技術配合才能進入市場,行政院這次只編列180億元應對全體農產品的潛在出口衝擊,資源根本不夠。

立委鍾佳濱認為,毛豆與黃豆產業將首當其衝,中國毛豆若無法出口美國,恐改銷日本,擠壓台灣出口空間,進口方面,若美國黃豆、玉米、小麥價格崩跌,反而會拉低國內飼料成本,影響養豬業與加工市場。

立委陳俊宇說,南方澳的鬼頭刀有七成外銷美國,現正值出口旺季,若關稅突變勢必重挫產值,建議中央應全額補助漁船冷凍與衛生設備升級,同時擴大海外行銷活動,協助漁業建立新通路,降低單一市場依賴。

立委陳素月認為,彰化在花卉、豬隻、水稻等產業均為全國前段班,但此次特別條例農業僅分得180億元預算,顯然與農業的戰略價值不符,她呼籲農業部應設立關稅衝擊專案小組,研擬具體產業應變與轉型方案,並重新檢討預算分配,才能避免農民成為無聲的受害者。

4,100億特別條例草案 總統賴清德盼朝野支持

因應美國關稅問題,行政院通過特別條例草案,編列新台幣4,100億元支持產業發展。對此,民進黨主席、總統賴清德4月30日呼籲在野黨,政治立場可以不同,但守護國家主權、支持出口產業、穩定民生物價,絕對需要大家團結一致。

賴清德表示,這次的特別條例,不僅因應美國關稅政策的影響,更要著眼於中長期的國家發展規劃,除支持產業與安定就業的930億元,另有基礎建設的1,500億元,全方位提升資通訊安全。照顧民生的部分,則匡列了1,670億元,目的是穩定民生與物價;同時,也納入培養高等人才、撥補勞健保、老屋修繕等項目。◇

延伸閱讀
美對台關稅 中經院估15%~20%
2025年04月28日 | 7天前
關稅衝擊 中企欲轉單印企出貨
2025年04月28日 | 7天前
富商:關稅戰拖越久 中國傷越重
2025年04月27日 | 8天前
【內幕】疫情扭轉川普對中共看法
2025年04月16日 | 19天前
失業加劇 中國或現新白紙運動
2025年04月24日 | 11天前
取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