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經院下修經濟成長不保3 拉貨效應下半年遞減

台經院25日發布經濟預測,下修2025年經濟成長率至2.91%。台經院說,雖然第一季因廠商提前備貨,帶動進、出口表現亮眼,但下半年隨著拉貨效應遞減,外需轉弱,可能進一步影響台灣經濟表現。
台經院下修今年經濟成長率至2.91%,較1月預測數3.42%,減少0.51個百分點,下修原因首先是主計總處上修2024年經濟成長,墊高基期,其次是川普關稅政策。
台經院院長張建一說明,雖然民間消費與投資動能仍具支撐,但受地緣政治風險上升與貿易摩擦加劇影響,全球金融市場波動擴大,企業資本支出轉趨觀望,民眾消費意願也出現降溫,使內需表現不如原先預期。
他們說,第一季受惠於AI等新興科技應用需求強勁,以及企業為因應美國加徵關稅而提前備貨,進出口、製造生產與外銷訂單表現亮眼。然而,美國關稅政策變化頻繁,導致不確定性升高,國際機構紛紛下修2025年全球經濟成長預測,且提前拉貨效應減退,下半年外需恐將明顯轉弱。
對於企業拉貨的現象,台經院景氣預測中心主任孫明德認為,廠商現在拚命生產、採購,形同寅吃卯糧、預支未來。
另外,台經院同步公布3月產業營業氣候測驗點,製造業、服務業、營建業均顯著下跌。3月製造業營業氣候測驗點為95.00點,月減2.71點,為2024年11月以來最低;服務業營業氣候測驗點連3跌,降至88.51點,月減4.50點,且創2020年5月以來新低;營建業測驗點為94.34點,重挫7.53點,是2023年6月以來新低。
製造業看壞未來半年景氣的廠商比例顯著上升。服務業同樣受到川普政策可能衝擊國內產業,下游需求轉弱,加上金融市場表現疲軟,令零售與金融相關業者對未來半年景氣轉為保守看待。
營造業受選擇性信用管制、股市表現不佳及新青安貸款效果遞減影響,房市交易量恐將下滑。同時,由於經濟不確定性,可能抑制終端需求並拖慢產業擴廠腳步,進一步壓抑工業不動產市場需求。
須慎防美國展開貨幣戰
美國總統川普不斷釋放消息,指出匯率操縱是造成對美國不公平貿易的原因之一,而台灣可能被美國續列匯率操縱國名單,外界關注台灣央行的匯率政策動向。孫明德則說,須提防美國下一步展開貨幣戰,估新台幣匯率還有10%的升值空間。
孫明德認為,這次貨幣戰可怕的地方是亞洲貨幣升貶不一,新加坡、馬來西亞對中國經貿往來,比對美更密切,因此匯率跟人民幣掛鉤,呈現貶值,而日本、台灣、泰國、越南可能升值,貨幣升貶不一狀況對廠商的出口競爭力影響很大。
至於新台幣可能升值空間,孫明德估計,日圓已經升值約10%,近日明顯感覺到日本與美談判時態度轉趨強硬,日圓升值可能到此為止,換言之,新台幣升值或許可把日圓作為基準,估有10%的升值空間。他表示,如果新台幣有升值空間,廠商應該要趕快避險。
談到台灣央行的貨幣政策,央行理事之一、台經院院長張建一說,利率現在不是央行關心重點,先前央行關注通膨,不過今年消費者物價上漲率可望降至1.9%左右水準,已經低於2%的通膨警戒線。
至於台灣央行是否會降息,張建一表示,房價好不容易控制下來,如果央行降息,房貸成本下滑,又點燃熱度,並非央行所樂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