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院共諜案 立委籲分層級管控國會助理

立法院近來爭議頻傳,從多名在野黨立委赴中,到前立法院長游錫堃辦公室助理盛礎纓涉共諜案。立委向《大紀元時報》表示,立法院恐是我國國安最脆弱的地方,不僅是物理性的實體空間,甚至連法制面,對人員行為管理的法制機制都很薄弱;而相關法律對於是否規範立委助理,若接觸機敏資料需要調查身家背景、排除國安疑慮,若涉及洩密應給予重罰,這部分目前仍有漏洞。
立委王定宇向《大紀元時報》表示,當立委要質詢、找資料時,一定會用到國會助理,但現在沒有法律規範立委助理。他認為,應讓國會助理有機密等級,並納入機密管理,課以法律責任。至於是否能專法處理?王定宇認為,可以納入《國安法》,助理若須接觸機敏業務時,是否有經過程序調查其身家背景、排除國安疑慮;業務執行中,應給予機密等級並分級管理,若涉及洩密的不當行為時,法律應該給予重罰。
立委沈伯洋指出,現在尷尬之處在於「哪些屬於國家機密」的定義不夠清楚,如關鍵基礎的巡邏班表不算機密,但若被掌握,很容易就被滲透、攻打下來;應該全面重新盤點哪些是機密,如此才能把接觸的相關人等也納入處罰範圍內。
立院進出人員管制寬鬆
立委籲設安全防護
立委鍾佳濱向《大紀元時報》指出,立法院應是我國國家安全最脆弱的地方,立法院有很多做不同工作的人,但其行為、資訊是受低度規範的;公務員若要到港澳地區都需要報備,但立法院沒有。
鍾佳濱指出,現在有兩個漏洞:一、助理熟悉立法院。但立委不見得熟悉助理曾待過哪裡,且助理進用寬鬆,只要立委同意就能上班;二、媒體。因為媒體的管理規範是黑箱,當境外敵對勢力要滲透時,最快的方法就是針對這種管制最鬆的。
鍾佳濱還提到「門禁」的概念。他說,立委、立法院職員、立法院助理、媒體工作者,在立法院都可以自由進出,但對於這些人員的門禁管制有無落實、分類?鍾佳濱透露,他去其他國家的國會時,立委只能在特定區域接待客人,而客人、訪客也只能在特定區域有通行權限;他當時可以進入他國國會議員的研究室、辦公室,但若要參訪議場就有另一套程序。
鍾佳濱指出,最可怕的漏洞是,立法院的區域沒有做成規範,只要有人想來立法院餐廳吃飯就能來,所以才會發生竹聯幫訂立法院餐廳的事件;因為立法院的動線沒有做區隔,但他國的國會有很清楚的層次,由內到外、由緊到鬆,若是最低層次的訪客就是在外圍。
鍾佳濱認為,立法院要有開放功能,但也要有安全防護的區分,如同商業大樓、百貨公司,雖然是做生意的,但廚房也不能隨意進去,因為有食安問題。所以,安全概念應該是商業、行政、國會都要有,那些管理得很好的百貨公司,絕對會把工作人員、客人、上班族的動線區分清楚;但立法院是從物理性的實體空間,到法制面的對人員行為管理機制,都很薄弱。
盛礎纓20萬交保
立委:難保不會滅證
前立委助理盛礎纓,涉嫌交付立法院敏感資料給中共,被北檢約談後以20萬元交保。國民黨立院黨團書記長王鴻薇3日表示,盛礎纓竟只有20萬元交保,人還在外面,難保不會消滅證據;且司法單位也沒給出交代,好像共匪就在身邊。
立委羅智強表示,民進黨最喜歡扣紅帽,到處拿抗中保台作為打擊政敵的藉口,「要抗中保台可以,先把國安漏洞補起來」;他說,接到「深喉嚨」爆料,共諜案實際上有更大的事情,就發生在總統府。比如說,有一位「吳姓總統府諮議」,在總統賴清德擔任副總統時涉及共諜案,目前正在收押當中。他請賴清德說清楚,到底台灣國安系統被滲透到什麼程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