川普關稅催出拉貨潮 中經院:今年景氣高檔震盪

中經院4月1日公布3月台灣製造業採購經理人指數(PMI)月增0.2個百分點至54.2%,連續2個月呈現擴張。中經院院長連賢明指出,美國總統川普即將祭出對等關稅,因此廠商出現拉貨的急短單,台灣在半導體產業護身下,預期今年景氣將維持高檔震盪。
連賢明分析,隨著美國品牌大廠在關稅實施前對關鍵原物料拉貨,同時對設備進行布局,以及高階AI(人工智慧)產品新一波需求開出,電子暨光學產業連續2個月存貨指數擴張,指數月增2.6個百分點至55.8%,為近2年半最快擴張速度。
他說,目前拉貨潮都屬於短急單,這些需求是否延續仍有待觀察,但川普關稅措施才剛實施,若對許多國家課稅,可能陸續會出現廠商拉貨。
針對對等關稅,連賢明表示,若川普對汽車課徵關稅,台灣以汽車零組件出口為主、而非整車,影響應該有限,尤其關稅可能讓二手車價上揚,不排除為台灣零組件廠帶來獲利。
不過,連賢明認為,川普關稅增添了全球金融市場的不確定性,例如台股3月31日大跌900多點,4月1日又彈升500多點,這樣的趨勢可能在未來幾個月會延續,但台灣在半導體產業占一席之地,預期今年台灣景氣會維持高檔震盪格局。
傳格羅方德想併聯電 學者:美國要先穩固成熟製程
日經亞洲報導,美國晶圓代工廠格羅方德(GlobalFoundries)正在探尋與台灣晶片廠聯電合併的可能性。對此,聯電僅回應,目前沒有進行中的合併案。
對此,中經院副院長王健全認為,兩家晶片廠可能認為不整併,在半導體競爭上會有衰退,之前聯電就傳出想赴美投資,主要是美國汽車、電動車及許多工業應用,都有很大量的成熟製程需求,可能還會應用在軍工、飛彈上。
王健全表示,這次消息也顯示美國現階段想要穩固國內成熟製程的領域,若企業真的對美擴大投資或結合,短期可能會有陣痛期,但長期來看有綜效。
另一方面,台積電近期宣布擴大對美投資,不少人質疑台灣先進製程可能空洞化。王健全說,其實反而是台積電的擴張性策略,可以運用美國資金、人才,增加自身晶片在美國市場的滲透度,也可望帶動供應鏈赴美掛牌,這對台灣國際化布局相當有利。
中企列美黑名單 有轉單效應
美國商務部近期公布最新貿易黑名單,增列約80家企業和機構,其中超過50家來自中國。中經院第三研究所副研究員陳馨蕙指出,這部分可能會帶來一些轉單效應。不過,有別於廠商在疫情時期的恐慌性拉貨,川普祭出關稅政策,可能都有斡旋空間,台灣廠商拉貨都相對謹慎,會考量後續終端需求的變化。
中華採購與供應管理協會顧問白宗城表示,目前半導體先進製程,只要台積電不敢接的,台灣其他廠商也不敢接,因為產品訂單都會受到嚴格把關。美國現在要求與無人機相關的晶片及零組件,都要進行全面身分調查,不能有中共背景,這些轉單效應,將有助於台灣接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