逾四成慢性病與習慣有關 健保署將推罹病風險預測

健保數。資料照。(記者宋碧龍/攝影)
健保數。資料照。(記者宋碧龍/攝影)

【記者賴玟茹/台北報導】

慢性病已成全球防治重點,據統計,2023年死於三高相關慢性病有6萬人,占總死亡數三成,考量三高問題多與生活習慣相關,健保署長石崇良28日表示,今年上半年將推動罹病風險預測,針對糖尿病、動脈粥樣硬化心血管疾病等六大併發症,推演民眾未來的罹病風險分析,並依嚴重度進行分級「紅黃綠燈」,並依據結果提供民眾就醫建議。

政府推動健康台灣願景,並啟動888計畫,目標將80%三高(高血壓、高血糖、高血脂)病友加入照護網、照護網內8成三高患者接受生活習慣諮詢,讓三高控制率達80%。

健康台灣副照召集人陳志鴻表示,過去對有些病人來講,可能同時存在超過1種慢性疾病,獲取來自不同系統的醫療資源,造成行政上不便及醫療浪費,為此擬定新計畫,藉由AI系統進行資訊整合,依據民眾的症狀進行風險評估,低風險者能在社區診所治療、高風險者則是安排到醫療院所看診,給予長期照護同時達到分級醫療目的。

健保署也導入「人工智慧(AI)」風險分級工具與分級照護制度,推動「大家醫平台」透過風險因子的預防、生活習慣的介入,提升照護效率與資源運用效益。

健保署長石崇良表示,三高病人固定就醫者約500萬人,每年健保支出約占1700多億,目前約有300萬人在照護網中。

石崇良表示,約4至6成慢性病,與生活習慣相關,因此將推動生活醫學,今年上半年將推動風險預測,針對糖尿病、動脈粥樣硬化心血管疾病等六大併發症,推演民眾未來的罹病風險分析,並依嚴重度進行分級「紅黃綠燈」,低風險者在診所、地區醫院就醫,高風險者則到大醫院接受照護。

今年下半年健保署則會推出AI衛教助理,石崇良表示,主要是依據個人風險預測結果,提供個人化衛教資料,目前,該系統將優先使用照護網內患者資料,未來則計劃擴展至全民,並鼓勵私人健檢資料上傳,構建完善的個人醫療資料庫。

延伸閱讀
醫院總額新制上路 盼漲醫護薪資
2025年02月04日 | 2個月前
一口年菜3克鹽?過年飲食恐傷「心」
2025年01月26日 | 2個月前
取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