醫院總額新制上路 盼漲醫護薪資
為落實醫療分級、改善健保點值,健保署今年推動「個別醫院前瞻式預算分區共管試辦計畫」制度,健保署長石崇良4日表示,除了台北區外,其他分區自今年第一季開始實施,盼醫院調漲醫護人員薪資福利,同時降低每人平均就醫次數。
健保署今年起全台六區將實施「個別醫院前瞻式預算分區共管試辦計畫」,事先會給予醫院一定額度,同時兼顧各院合理成長及彈性調整等機制,超額部分將採三階段打折給付,而當額度超過第四階段,則不再支付健保點數。另若醫院服務收入在基準內,點值可達每點1元。
對於試辦計畫今年上路的原因,石崇良解釋,今年健保總額已增長新台幣531億元,若加上罕見病藥物的專項經費20億元、癌症藥物專款50億元,及公共醫療支應111億元等,實際增幅達712億元。相較於去年比前年增加370億來說,增幅接近2倍,另外醫院總額成長也是歷年最高,達5.5%。
石崇良指出,增加這麼多預算,也不希望比照過去作法,採取「攤扣制」,也就是當申報額度超過當季總額,多出來的部分由各醫院按比例扣回,不論各區醫療資源差異、醫院規模,採取相同計算方式,其實是不公平的,這次藉由精進各區醫院的總額配置,減緩偏鄉醫院逐年萎縮速度。
至於醫院的合理成長率如何訂定,石崇良表示,牽涉許多細節,像是會考量住院病患資源耗用的程度,同時兼顧門診人數急人次,以此鼓勵醫院收治新病人,確保病人不會被拒診,提升治療效率,每人就醫次數可以被控制,讓情況穩定的病人下轉,落實分級醫療。
石崇良表示,目前全國醫學中心門診醫療點數占率54.5%,未來希望朝住院50%、門診50%前進,達到門住診各半。
個別醫院前瞻式預算分區共管試辦計畫推動時程,除台北區(北北基、宜蘭縣、金門縣、連江縣)第2季開始實施,全國其他分區從第1季開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