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際瞭望】中共軍火交易威脅民主和區域穩定

中共對世界上一些最專制政權的武器出口正在增加,加強了北京的外交影響力。然而,美國在全球軍火市場上仍處於大幅領先的地位,制裁可能會減緩中共政權成為主要武器出口國。
中共譴責美國對台價值20億美元(約新台幣655億元)的軍售計畫,包括能加強台灣抵禦中共能力的先進飛彈系統和雷達。北京指責軍售侵犯了中國主權,損害了中美關係,並危及台海和平。中共外交部誓言將採取「一切必要措施」捍衛對台灣的領土主張。
中國成為武器出口大國
在美國支持民主台灣的同時,中國已成為世界上最大的武器出口國之一,頻繁向非洲和緬甸等受制裁政權提供武器。
斯德哥爾摩國際和平研究所(SIPRI)的數據顯示,中國目前是全球第四大武器出口國,2019年至2023年間占全球武器銷售的5.8%。雖然這是個顯著的上升,但中共仍然落後於美、法等國。軍火交易是北京的政治工具,不僅出於經濟目的,也是擴大中共地緣政治影響力的手段。然而,這個戰略引發了全球對中共支持獨裁政權、助長不穩定和破壞民主價值觀的疑慮。
中共加強參與非洲事務,幫助非洲國家應對日益嚴峻的安全挑戰,如恐怖主義、政變和跨國威脅等方面,將自己定位為與其經濟影響力並列的重要安全夥伴。在2024年中非合作論壇峰會上,北京承諾在三年內提供500億美元,其中1.4億美元用於安全計畫,在中國培訓6千名軍人、1千名執法人員和500名年輕的非洲軍官。該戰略以軍事教育為中心,旨在推廣北京的治理模式並加強雙邊關係。
巴基斯坦則是中國武器的最大買家之一,特別是在海軍領域,巴基斯坦是中共的主要客戶,訂購了八艘「漢格爾」級潛艇,交付工作於2022年開始,將持續到2028年,潛艇將在巴基斯坦組裝。此外,巴基斯坦還根據合約購買了四艘054A/P型護衛艦,這是中共出口的最先進的軍艦。這些護衛艦裝備了先進的飛彈系統,具有反潛作戰能力,展示了生產尖端多用途海軍戰艦的能力。包括馬來西亞和泰國在內的國家也購買了先進的戰艦,如護衛艦和瀕海任務艦。
中國武器銷售成長乏力
美國制裁協助巴基斯坦彈道飛彈計畫的中國公司,對北京施加更大壓力。制裁使巴基斯坦在沙欣3型(Shaheen-3)和阿巴比爾(Ababeel)飛彈系統上對中共技術的依賴變得複雜,削弱了巴基斯坦的飛彈儲備,加強了印度的安全,使新德里能夠專注於對抗中共。同時,這些制裁可能會破壞更廣泛的中巴防務合作,也可能使巴基斯坦與北京走得更近--這是美國遏制中共影響力的意外後果。
中共支持巴基斯坦的飛彈計畫,並向緬甸和非洲的政權提供武器,使得區域緊張局勢升級,也助長了侵犯人權的行為。對美國來說,制裁中共國防企業既是在反擊北京日益增加的影響力,也是強化自身對民主和全球安全承諾的機會。再加上中國製造的品質問題和政治批評,這些行動會進一步減緩中國武器出口成長。
隨著緬甸反政府武裝力量的不斷壯大,威脅到了北京的戰略利益,中共加大介入緬甸衝突。目前,反政府武裝控制了一半以上的緬甸領土,包括沿中緬邊境的重要貿易通道。為了保護中緬通道和礦業計畫等關鍵投資,北京加強了與軍政府的關係,向其提供先進武器,如FTC-2000G戰鬥機,軍政府在空襲少數民族時使用了這些武器,造成了大量平民和軍人傷亡。這些行動激化了緬甸國內的反中情緒,同時也加深了北京在印度東部邊境附近的影響力。
中共的戰略計畫,包括皎漂(Kyaukphyu)深水港和密松(Myitsone)大壩這兩個計畫屬於「一帶一路」倡議的工程,旨在建立中共在印度洋的出海口,並使印度在該地區的影響力複雜化。
緬甸的不穩定威脅到印度的關鍵聯通計畫,比如「印度-緬甸-泰國三國高速公路」和「加拉丹多式聯運交通計畫」(Kaladan Multimodal Transit Transport Project,多式聯運指單一承包商透過多種運輸方式運送貨物)這些計畫對印度東北部的發展至關重要。印度對此採取雙重戰略回應,既與緬甸軍政府接觸,又與少數民族團體接觸,以維護其利益。
中共的國防工業已經實現現代化,利用具有競爭力的定價和靈活的融資方式獲得了競爭優勢,但仍面臨著巨大的挑戰。持續的品質問題,及因向緬甸軍政府和蘇丹等政權出口軍火而受到批評,這損害了其聲譽。這些問題加上激烈的全球競爭,導致中共武器銷售成長乏力。
2023年,SIPRI前100強中的9家中國公司創造了1,030億美元的銷售額(占武器銷售總額的16%),業績參差不齊。雖然中國航空工業集團和中國船舶重工集團的收入有所成長,但中國北方工業公司和中國航天科技集團等公司由於交付延遲和品質問題,收入大幅下滑。
美國限制中共軍售成長
美國在全球軍火市場上依然穩居首位,而中共仍難以與主要出口國競爭。為了遏制中共軍售的成長,美國制裁中共國防企業,並威脅如果中共向俄羅斯出口武器,美國將對中共實施更多制裁。此外,美國還限制中共獲取先進晶片的能力,這些晶片對製造尖端武器至關重要。
剛上任的川普政府預計將加大這些措施的力度,推出更多的關稅、制裁和限制。這些行動會進一步阻礙中共主導軍火領域的努力,限制中共利用軍事外交擴展其影響力。(小標為編輯所加,原泉編譯)
——作者格雷斯福(Antonio Graceffo)是中國經濟分析師,目前在美國軍事大學任職並研究國防議題。
原文「China’s Arms Trade: A Threat to Democracy and Regional Stability」刊登於英文《大紀元時報》。
本文僅為作者觀點,不代表《大紀元時報》立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