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醫塘採蓮人 溫嬪容中醫師】簡易按穴療法 白帶

在月經前後,排卵期和懷孕期會從陰道流出清清而黏的液體,無味、無刺激性、不流出陰道外的白帶,能滋潤陰道,這是正常的生理白帶。但許多女性有白帶量過多或有異味等情況,在此就以中醫臨床論點概略的談一談白帶問題。
臨床症狀可分為下列幾種情況:
◆ 色白量多且黏稠
白帶量多,色白黏稠,好像鼻涕又好像唾液,淋瀝不斷者,是脾虛。建議:多吃山藥,白果,薏仁,四神湯。
◆ 色白量多如清水
白帶量多,清清稀稀像水一樣,無味,伴有腰酸,是腎虛。建議:多吃核桃仁,芡實,糯米,韮菜根,可煮成粥食用。
◆ 色黃量多有味臭
白帶色黃,有酸臭或穢臭氣、量多、質黏稠或清稀,是溼熱所致。有的是因為子宮頸有糜爛現象所致。
◆ 色白灰起泡有搔癢
白帶像米泔水的樣子,色灰灰白白的,還會起泡沬狀的,陰部癢又有刺痛感,可能是陰道有滴蟲。
◆ 色白附膜且奇癢
白帶色像豆腐渣,大小陰脣上有一層白膜,怎麼擦也擦不掉,擦完又生出來,陰部奇癢無比,小腹會痛,小便如刀割,是有黴菌感染。
◆ 色白量大如血崩
如果白帶大量,色白,稀稀如水或黏稠,忽然好像血崩一樣洩洪,稱「白崩」,可能生殖系統有腫瘤。尤其是有輸卵管癌變的可能,多見於中老年婦人。
◆ 老年人白帶問題
白帶色黃,有的稀稀的,有的黏黏的,有時還帶有血,陰道有燒灼感,是老年性陰道發炎。
另外,有一種白帶要特別小心,白帶的顏色很奇怪,似血非血,似膿非膿,有時又清清的,有時有黃有綠又有白,惡臭難聞,身體其他方面也很差,要去檢查,可能有惡性病。
總說白帶是溼邪作怪,反反覆覆發作,病程較久。通常為性伴侶較複雜者、月經後或產後惡露未淨、不注意衛生、不禁房事、月經剛完就洗冷水澡、裸身時陰部吹到電扇或吹到冷氣,導致風寒溼邪乘機而入。
如果病情纏綿者則需要夫妻兩人一同治療。治療期間必須暫停房事,減少交叉感染。女性內褲最好煮沸消毒並日晒或全部換新,建議少穿緊身褲和牛仔褲,多穿裙子通風;飲食少吃冰品和重口味香辣的食物。
白帶、脾腎任脈和帶脈關係最密切,因此能強腎的中極、關元以及命門穴皆可作為輔助治療的穴位。
下列介紹治療白帶的基本穴:
三陰交穴:位於小腿內側,內踝上三寸,約四橫指的距離。是脾、肝、腎三條經的交會點,治療內分泌失調的主穴。治白帶的最佳搭擋是足三里。一陰一陽,內外交攻,效果更佳。
足三里穴:位於小腿外側,膝下四橫指距離,脛骨外緣處。屬陽明經,有多氣多血的特質,能健脾益氣、強壯元氣及增強腸胃消化系統功能,把多餘的溼邪代謝掉。
陰陵泉穴:位於膝蓋內側,橫紋頭下,用食指沿脛骨往上摸到膝蓋轉彎的地方有個凹陷處。屬性是水,治與水有關的白帶效果很好,搭配小腿外側的陽陵泉,陰陽交治,治白帶的效果更好。
——摘編自《按開人體的竅 穴位玄機妙用》,(博大出版提供http://broadpressinc.com/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