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醫塘採蓮人 溫嬪容中醫師】簡易按穴療法 便祕

支溝穴。(博大出版提供)
支溝穴。(博大出版提供)

文/溫嬪容中醫師

晉朝葛洪先生說:「若要長生,腸中常清。若要不死,腸中無屎。」現代人飲食講求口感和便利性,但是「爽口物多終作疾,快心事過多為殃。」再加上長時間坐辦公室,情緒緊張,使便祕族群日益增加。長期便祕致使毒素久積體內,會造成臉上長痘,面色黯然。

老人的便祕多因血燥,腸內津液枯少,與產婦及生病後的便祕都屬於虛證,要補氣血。老人的虛祕,若用瀉藥,不但很傷腸胃氣,排泄出的可能只有水,而沒有糞便。兒童喊肚子痛,不太吃飯,甚至發燒,有時是便祕造成,只要排出糞便,症狀就會緩解。

有人一星期沒解便,排出的便卻是軟便,此種人即使喝再多水,吃再多蔬菜、水果,也不見得會排便,這是因為氣虛,大腸無力蠕動的緣故。高血壓患者尤其要保持每天通暢排便,防止在用力擠出糞便時造成中風。越依靠藥物排便,就越不會自行排便。

排便時最好脣齒閉合,不要講話,雙眼向上看,會排得比較乾淨。平時洗好澡,掌疊掌,雙手壓著肚臍,男向左、女向右的方向揉按三十六下,再往相反方向揉按三十六下,接著由左上腹向下推按到骨盆腔邊緣三十六下,再配合下述穴位的揉按,假以時日一定能改善。

支溝穴:位於手腕關節背面,小指直上,向手肘方向四橫指的距離,在兩骨之間。三焦經的脈氣行走於上肢前臂兩骨之間,如水行溝渠而得名,又名飛虎穴,能使上、中、下三焦的氣機運化通於全身。治習慣便祕,特別是有高血壓又便祕的人。

足三里穴。(博大出版提供)足三里穴。(博大出版提供)

足三里穴:位小腿外側,膝下四橫指的距離,脛骨外緣處。陽明經多氣多血的特質,可益血生血而潤腸,又健脾益氣而增強腸胃的蠕動力。很適合治大腸急躁症的便祕,特別是氣血虛的便祕。

——摘編自《按開人體的竅 穴位玄機妙用》,(博大出版提供http://broadpressinc.com/ )◇

延伸閱讀
取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