兩岸盼重啟觀光交流 學者籲謹慎評估開放

中共文旅部陸續宣布開放福建省、上海市民眾來台觀光旅遊,但遭陸委會以先召開「小兩會」為由駁回。中華亞太菁英交流協會24日舉辦座談會,會中業者與學者都不反對召開小兩會,但學者希望政府先做好準備,「畢竟陸客的狀況與過去也不同了」,謹慎評估是否重新開放陸客。
該座談會以「陸客來台2.0:台灣準備好了嗎?」為題,邀請兩岸關係學者、觀光學者與旅遊業者共同討論,並且從政策面、產業面探討兩岸觀光現況。
臺灣師範大學東亞學系教授范世平表示,中共雖然陸續開放陸客來台,但陸客來台從來就不是單純觀光問題。2008年到2016年,陸客雖然帶動消費與就業,但也出現很多外部成本,低價競爭與消費糾紛等。近年,中國年輕人失業率增加,兩岸關係也比過去緊張,若要重新開放陸客,也要更謹慎評估。
靜宜大學觀光事業系教授黃正聰則分析,兩岸在恢復觀光這個議題上做法不相同。台灣希望先從「小兩會」協商;但中共則希望踩線團先來到台灣,並解除橙色警戒、禁團令與開放更多航點。他表示,兩岸觀光已停滯多年,許多條件都有改變,因此透過「小兩會」協商有其必要性,可藉此檢視過去兩岸觀光間出現的問題,並且改正。
不過,觀光導遊協會名譽理事長許冠濱認為,每10個觀光客可帶來0.55個就業機會與2.5個衍生就業機會,目前全台有3萬多名導遊,生計堪憂。他建議政府採取滾動式政策,每月開放不同地區、業者,並訂定下個月的目標,採取逐步開放,邊開放邊訂定規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