豪宅稅打炒房 高單價小宅也難逃

財政部近期再祭出打炒房政策,不單以總價認定豪宅稅課徵標準,還首度納入「每坪單價」為認定門檻。財政部預估,至少影響全台4,000個物件,未來出售時須依最新規定計算所得,課徵房屋交易所得稅。
近年房價持續走揚,財政部也重新認定豪宅課稅標準。根據財政部19日公布最新「2024年度個人出售房屋財產交易所得計算規定」,豪宅認定除了房地總成交金額外,新增了單價認定門檻,台北市達每坪120萬元、新北市75萬元、六都與新竹縣市50萬元,以及其他縣市35萬元以上。
豪宅總價定義大部分皆維持,各縣市有級距差異,其中,台北市標準為房地總成交價(含車位)達6,000萬元以上、新北維持4,000萬元以上、其餘四都加新竹縣市標準同樣在3,000萬元以上;至於其他縣市,考量居住型態多為較大面積房屋,豪宅總價門檻從原本2,000萬元上調至2,200萬元。
舉例來說,張先生去年出售台北市總價3,000萬元(含車位)、單坪150萬元房屋,且適用舊制課稅,若按過去標準不屬於豪宅,但根據財政部最新公告標準,該房屋也須課徵較嚴格的豪宅稅。
財政部目前預估多達4,000物件受到影響,信義房屋不動產企研室專案經理曾敬德認為,台北市精華區域的小宅產品,單價比較可能衝過每坪120萬元,另外,新竹與竹北地區,最可能遇到中古電梯大樓賣超過每坪50萬元的問題,影響最大。
此外,財政部為因應2024年房價上升,全台365個行政區中,有200個行政區調高房屋交易所得計算比率1至5個百分點,其中15個行政區調高5%、影響較大,包括新北市五股、三峽;桃園市桃園、中壢、蘆竹、龜山、八德;台南市安定、新營;高雄市橋頭、梓官;新竹縣市竹北市等地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