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急診壅塞前所未有」台急診醫學會示警

今年急診壅塞情況已達前所未有的嚴重程度。(中央社)
今年急診壅塞情況已達前所未有的嚴重程度。(中央社)

【記者袁世鋼/綜合報導】

今年急診壅塞情況已達前所未有的嚴重程度,恐引發急診醫護人員大規模離職潮。台灣急診醫學會22日罕見發聲求助,直指主因是可利用住院床位不足,而床位不足又是因護理人力不足、床位調度失衡所致。衛福部長邱泰源回應,將調整門急診住床比例、提供健保合理給付。

台灣急診醫學會指出,台灣急診壅塞的本質為「急診住院待床壅塞」,根本原因在於可利用住院床位不足,由於醫院對於急診、門診未能有效分配調度資源,導致住院床位分配失衡,再加上護理人力不足等各種原因,導致多數醫院關閉病房,加劇急診壅塞情形,而非流感、腸胃炎等輕症病人所造成壅塞。

今年急診壅塞情況已達前所未有的嚴重程度。圖為醫院急診。今年急診壅塞情況已達前所未有的嚴重程度。圖為醫院急診。(中央社)

短期應變

學會認為,政府應在短期內「提高急診住院配床比例」,當急診壅塞時,強制醫院開放病房,彈性接收病患,紓解壅塞;另也應增加壅塞時所需的急診醫護人力,以維護醫療照護品質、避免過勞;並「強化加護病房(ICU)資源調控」,在壅塞期間對ICU床位進行列管,以確保資源合理分配。

此外,政府也應強化「分級醫療」,鼓勵輕症下轉、避免不必要轉診。

台灣急診醫學會針對急診壅塞問題提出改善建議。台灣急診醫學會針對急診壅塞問題提出改善建議。(擷自台灣急診醫學會臉書)

長期改革

而從長期來看,政府應建立「急診緊急狀態應變機制」,編列公務預備金,作為緊急狀態時支應應變措施的經費來源,供各醫院共同解決壅塞問題;在這項應變機制下,調整健保支付政策。

同時,鼓勵醫院在急診壅塞時,可收治急診病人;政府也須推動急診住院替代選項,如在宅急症照護、OPAT醫療模式。監測各醫院可利用病床數,確保資源合理分配。

學會強調,急診壅塞是整個醫療體系的問題,根本解決方案應從病房管理、健保給付調整、護理人力配置等方面著手。

對此,邱泰源23日回應,衛福部長期關注急診壅塞,也規劃解決策略,已召集各縣市衛生局、各大醫學中心、醫師公會開了幾次會議,並與急診醫學會、各醫院急診部主任保持密切討論。他很清楚從過年至今,急診醫護團隊非常辛苦的守護急、慢性病等各種患者,他必須表達最大謝意。

衛福部長邱泰源23日回應,衛福部長期關注急診壅塞,也規劃解決策略,已召集各縣市衛生局、各大醫學中心、醫師公會開了幾次會議,並與急診醫學會、各醫院急診部主任保持密切討論。資料照。衛福部長邱泰源23日回應,衛福部長期關注急診壅塞,也規劃解決策略,已召集各縣市衛生局、各大醫學中心、醫師公會開了幾次會議,並與急診醫學會、各醫院急診部主任保持密切討論。資料照。(記者宋碧龍/攝影)

暫時放寬特殊病床限制

邱泰源說,衛福部會請各醫院調整門診、急診住床比例,但門診亦有不少癌症要開刀、化療的患者,他理解這很困難,對於醫院管理層是一大考驗;其次,他也要請各醫院增加急診醫護人力,同時也會請健保署研議如何穩住急診人力,例如提供合理的給付等,將列入緊急處理。此外,他也將請醫師公會幫忙宣導醫療分級觀念,整個醫療體系會全部動起來。

衛福部醫事司長劉越萍表示,依疾管署統計,今年過年期間醫院急診收治人次高峰為每天4萬多人次,近期雖已降至每天約2.4萬人次,但仍高於平時的1.8萬人次,急診第一線醫護人力吃緊,各醫院沒有隨意轉出病人,值得鼓勵;預估此波急診壅塞情形會持續至3月15日,經會議決議暫時放寬特殊病床的限制,醫院也可向健保署申請給付。◇

延伸閱讀
神韻,讓中共膽寒現形的照妖鏡
2025年02月19日 | 6天前
善念馴服猛虎 郭文得道成仙
2025年02月16日 | 8天前
英國發現200個恐龍腳印 追溯至1.6億年
2025年01月07日 | 1個月前
避免長照悲歌! 長照2.0有哪些資源?
2024年12月27日 | 2個月前
蔬果洗淨.認識農藥殘留
2024年11月27日 | 3個月前
《「下次」的重量 》 讀後感
2025年02月17日 | 8天前
【作文學堂】母語
2024年12月02日 | 2個月前
【浮生行吟】送你一把鑰匙
2025年02月10日 | 15天前
取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