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季流感未歇 注意重症8症狀

國內正值流感流行期,民眾搶打流感疫苗,醫師建議,平日戴口罩、勤洗手,是個人最佳預防流感方式,勿因特定新聞事件「搶」打疫苗,進而排擠到真正需要疫苗的高風險族。
大S流感驟逝,引發民眾緊張,疫苗詢問度也飆高,疾管署緊急增購10萬劑流感疫苗。前臺北榮民總醫院感染科醫師鄭元瑜向《大紀元時報》表示,每年11月到次年3月底皆為臺灣流感疫情高峰期,本流行季就診人數為10年來最高,臨床上也觀察到類流感病患較往年多兩成左右,且從2024年開始,春夏之交後就診人數也只是略低,未明顯下降,到秋冬又回升,有流感全年化趨勢。
流感重症徵兆
許多民眾分不清流感與感冒症狀,鄭元瑜解釋,流感一般症狀較感冒嚴重,通常症狀為反覆高燒38.5度以上、疼痛(頭痛、肌肉痠痛、胸痛等)、非常疲倦致無法正常工作、爬不起床。若有下列症狀,可能已發展成重症,須立即至大醫院就診。
・ 呼吸困難。
・ 發紺(缺氧)致皮膚出現藍紫色。
・ 極度疲勞。
・ 連續發燒3天38.5度以上(經常規治療後仍反覆燒)。
・ 意識昏沉。
・ 胸痛。
・ 咳嗽帶深色或帶血(非血絲)的痰。
・ 低血壓。
兩類流感高危險群
鄭元瑜表示,流感高危險群有兩種,一種是身體高危險群,包括,65歲以上成人、6個月以下嬰兒、孕婦、慢性病患(包括呼吸道疾病、心血管疾病,糖尿病、肝腎疾病等)、免疫功能不全、化療、長期使用免疫抑制劑、過胖或過瘦者(BMI值超過30或小於18.5)。
另一種是環境高危險群,例如:常進出醫院、長期出差國外、常進出機場、常需接觸眾多病患或進出安養中心者、工作需接觸很多人者,相較於身體高危險群多為公費流感疫苗接種對象,環境危險群則較易被忽略,需自費接種疫苗。
日常好習慣預防流感病毒
面對這一波流感,鄭元瑜建議,進出公共場所要戴口罩、勤洗手減少手觸眼鼻口,建議高危險群要打疫苗,記住平常就要養成運動習慣來增強免疫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