別當「憤怒鳥」! 研究:暴怒傷心臟
現代醫學證實,負面情緒不只是精神層面的危害,而是真的會傷害我們的身體健康。最新研究發現,「暴怒」會損害血管,增加心臟病和中風的風險,此項研究對於負面情緒影響心血管健康方面提供了更多的生理變化證據。
這項新研究於2024年5月1日發表在《美國心臟協會雜誌》上。研究人員將280名健康成年人隨機分配到四項引發不同情感的任務中,包括:回憶讓他們憤怒的事情、回憶讓他們焦慮的事情、讀一系列令人悲傷的壓抑句子,而對照組則以反覆從1數到100來誘導無情緒起伏狀態,每次任務持續8分鐘。
結果發現,回憶過去引起憤怒事件的人,血管舒張能力受損;直到40分鐘後影響才消失。回憶焦慮和悲傷情緒的人,則沒有出現明顯變化。
「我們發現,引發憤怒狀態會導致血管功能障礙,」該研究的主要作者、紐約哥倫比亞大學歐文醫學中心的醫學教授Daichi Shimbo在新聞稿中表示,血管功能受損與心臟病和中風的風險增加有關。
美國心臟協會成員、貝勒醫學院臨床主治醫師和醫學教授格倫·萊文(Glenn Levine)則表示,「這項研究很好的補充了更多的證據基礎,證明心理健康可以影響心血管健康;而強烈的急性情緒狀態,如憤怒或壓力等,則可能會導致心血管疾病突發事件。」
哈佛大學一項系統性回顧研究發現,與其他時間相比,憤怒爆發後的2小時內,發生心肌梗塞或急性冠狀動脈症候群的風險增加了4.74倍;缺血性中風的發生風險也比其他時間增加3.62倍。
該研究還發現,健康風險與發怒時間長短、強度有正相關。時間來看,憤怒爆發後15分鐘,陣發性心搏過速(心律不整)發生率比其他時間增加1.83倍;即使怒氣過後15分鐘~2小時,心律不整發生率仍比其他時間高1.35倍。
此外,強度方面,強烈憤怒後1小時內的心律不整發生率,比正常時增加16.7倍;中度憤怒後1小時內,心律不整發生率仍有3.2倍。
研究人員指出,儘管發怒後發生心血管疾病的相對風險很大且具有統計顯著性,但一般人因為很少發怒,所以絕對風險很小;但對於本就心血管疾病風險較高,或經常暴怒的人來說,心血管疾病發作的絕對風險就很高。
心理健康對心血管有益
憤怒的頻率與中老年疾病有關。《歐洲心臟雜誌》(European Heart Journal) 2022年發表的一項研究中,對4萬7,077名中老年人進行為期9年的隨訪,經常性發作憤怒情緒的人,心臟衰竭風險增加19%、心房顫動風險增加16%、心血管疾病死亡風險增加23%。
研究也發現,發怒對男性的殺傷力比女性更高。暴怒男的心臟病發作風險比平常多30%,暴怒女心臟病發風險則多2%。有研究還發現,對別人攻擊性表達憤怒情緒,會增加癌症死亡風險14%。
不只發怒易生病,Shimbo博士表示,憂鬱和焦慮情緒也會增加心臟病和中風風險。根據2023年11月美國心臟協會科學會議上公布一項初步研究,分析7萬1,262名平均年齡49歲成人的隨訪數據。結果表明,憂鬱和焦慮會使心臟病發作或中風風險增加約35%。
美國心臟協會表示,心理健康可能與導致心血管疾病存在因果關係,介入改善心理健康,有益維護心血管健康。
精神與身體健康密不可分
美國賓州楊氏整合醫學中心創始人楊景端接受《大紀元》採訪時表示,精神健康狀態會對身體健康有很重要的影響。他解釋說,精神往往被認為是非物質的,其實物質和非物質是相對的概念,任何事物都是由物質構成的。他推薦以下健康方式和處理憤怒的方法:
1. 保持正念,正念(mindfulness)能緩解情緒。2022年發表在《美國醫學會雜誌-精神病學》(JAMA Psychiatry)上的一項研究,對276名焦慮症患者進行臨床實驗發現,經過正念減壓治療8週後的效果,不亞於使用治療焦慮症的一線藥物艾司西酞普蘭(escitalopram)。
2. 人際關係,如果人與人之間的關係搞得一塌糊塗,會令人感到悲觀或沮喪。保持健康人際關係,對身體健康有很大影響。《美國心臟協會雜誌》2022年發表的一份科學聲明表示,社會孤立和孤獨會對心臟和大腦健康產生有害影響。社會孤立和孤獨,與心臟病發作或中風,抑或是死於其中任何一種疾病的風險增加約30%有關。
3. 具備同情心,能理解和寬恕他人,與人為善,凡事用善心和善念去對待。如果平時不能時刻注意,就很難保持這種良好的心態,尤其在遇到突發事件時,就容易出現過激言行或憤怒表現,傷害他人也對自己的健康不利。哈佛大學領導的一項研究表明,寬恕可以減少焦慮和憂鬱,從而促進人們的心理健康。
楊景端建議,在生氣的情況下短暫休息,如深呼吸或者從1數到10緩解一下,或者乾脆走開,這個簡單的方式可以幫助你改掉「一觸即發」的地雷反應習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