陸延長貿易壁壘調查 學者籲立法防經濟脅迫
中共近期宣布延長對臺灣的貿易壁壘調查,延長到2024年1月12日,也就是臺灣總統大選的前一天,與此同時,被視為國臺辦概念股的相關個股衝上漲停價。學者說,中共的貿易制裁並非是經濟行為,而是政治操作,建議臺灣政府應該參考歐洲議會,立法去避免產業淪為中共經濟脅迫的工具,至於國臺辦概念股飆漲停,則不排除有中共介選的因素,相信金管會有所掌握。
中共在4月發起對臺貿易壁壘調查,被外界認為將中止或部分中止ECFA(兩岸經濟合作架構協議),前述調查原訂在12日出爐,中共商務部在9日已先指出,由於情況複雜,決定將調查期限延長三個月,至2024年1月12日。
陸委會12日召開例行記者會回應時事議題,副主委詹志宏說,中共處心積慮介入我們選舉,這已是非常明確的事實,特別是明年的1月13日,就是總統跟立法委員的投票日,他們選在1月12日公布調查結果,這是經過處心積慮設計的。
他說,國臺辦在11日記者會對此進行的論述,包括進行貿易壁壘調查的理由,內容都跟經貿無關,都是政治操作。
詹志宏強調,中共以經貿手段遂行政治目的的案例屢見不鮮,包括:澳洲龍蝦、越南水果也都無辜被禁止進口。如果屆時中共執意動用經貿手段施壓臺灣選舉,我們的經貿部門也會準備好協助受害廠商。
關於ECFA可能終止,星展銀行在12日舉辦2023年第四季經濟展望說明會。星展集團出據相關統計資料,指出以2022年而言,臺灣對中國出口的依賴度,化學產品達到35%,塑橡膠和機械則各有29%以及26%的依存度。
至於農產品的依賴度,統計指出,由於中國陸續禁止臺灣相關農產品進口,依賴度減至不到一成。
星展集團資深經濟學家馬鐵英認為,EFCA完全終止的機率不是特別高,但確實存在部分性調整的機率。她認為,發生的時間點可能在2024年,這會涉及到臺灣的選舉還有美國的選舉。
淡江大學產業經濟學系與經濟系合聘教授蔡明芳認為,「臺灣對中國出口續降已是不爭的事實。」他在專文中提到,就臺灣與中國的貿易現況而言,統計至今年1~8月,臺灣出口至中國與香港的出口額占比由去年同期38.8%降為35.3%,臺灣直接出口至中國的占比則由去年同期25.2%降至22%。
他說,與此同時,臺灣對於美國、日本、德國、荷蘭、泰國、印度與墨西哥的出口占比均提高。
另外,蔡明芳說,隨著墨西哥取代中國成為美國最大出口來源國,供應鏈重組對中國外貿的影響愈來愈大,中國青年失業率從去年至今均呈現兩位數的成長,顯示中國未來世代的購買力將逐漸降低。
他說,在中國內需出現通貨緊縮且外貿地位逐步被取代的情況下,中國對臺灣的貿易壁壘調查,影響臺灣整體的經濟極為有限,反而有助於臺灣免於受到中國經濟脅迫。
蔡明芳認為,為了避免中共對立陶宛的貿易脅迫事件,歐洲議會(European Parliament)在本月初已通過了「反脅迫工具」(Anti-Coercion Instrument)立法,這是歐盟經濟安全架構的重要一環,台灣政府與廠商應該引以為戒,莫讓ECFA早收清單的產業淪為中國採取經濟脅迫的工具。
「ECFA這已是同個議題反覆操作,」臺北海洋科技大學通識中心副教授、兩岸專家吳建忠接受《大紀元時報》採訪時提到,綠營提名賴清德選總統當天,就是中共公佈要啟動兩岸貿易壁壘調查的日子,當時對岸就埋伏筆,稱會把調查期限延長,如今再延長到總統大選前,「這已是老調重彈、老菜重炒。」
他說,近年中共不斷對臺灣進行貿易制裁,從芒果、鳳梨等各式農產品開始,且他們提出的指控與理由幾乎是空穴來風,「沒有明確告知檢驗方式,有問題產品的批號。」也因為這樣,中共的制裁手法可以解讀成是因武嚇無用後,而採取的文攻措施。
吳建忠說,很多人認為中共此手法是針對綠營,且是在幫藍白陣營助選,他認為情況可能不是如此,因為中共從今年的海峽論壇、國共論壇裡即明確表示要求藍白陣營得明確對一中原則、九二共識進行表態,這次也再透過貿易壁壘調查對藍白陣營施壓,「中共釋放的訊號是,如果他們不在兩岸立場上進一步讓步,就會用貿易壁壘調查的工具進行威脅。」
不過,他說,臺灣社會對中共此類手法早已有一定的免疫力,接下來要關注的反而為,是否有在地協力團體配合中共的宣傳引導輿論方向。
另外,被視為國臺辦概念股的倫飛電腦在12日衝上漲停,當日漲幅達到9.69%。吳建忠說,中共介選的手法已有很多的變化,且會讓各類不同資金進入臺灣,而讓股價動盪也是對岸的介選方式之一,相信倫飛近日走勢,金管會已有相關的調查,「如果真的是國臺辦概念股,相信相關單位有所掌握。」
吳建忠說,在兩岸經貿往來裡,臺灣並不是單方面的挨打,近年臺商正在默默撤出中國,或是降低對中國的依存度,這就是民主國家採取的一種和平的反制方式,「臺商在供應鏈重組之後,反而跟歐美之間的貿易往來更密切,貨更好賣,其實也不必向中共那樣大張旗鼓去耀武揚威,這才是商人的智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