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版雷曼風暴? 中植系違約

圖為上海陸家嘴金融中心一景,資料照
圖為上海陸家嘴金融中心一景,資料照

【記者寧海鐘、駱亞、徐簡/綜合報導】

【大紀元2023年08月13日訊】(大紀元記者寧海鐘、駱亞報導)房企恆大承認資不抵債,碧桂園、富力也相繼債務違約爆雷,中國最大的資產管理集團中植系也陷違約困境,旗下央企中融信託已出現暫停兌付。業內人士指,中植集團是民間版華融,帶來中版雷曼風暴,中國將出現多米諾骨牌效應。

多位專家分析了中植系債務違約以及中國金融信託爆雷,背後的種種原因。

中植系爆雷、中融信託產品停兌 中國版「雷曼風暴」要來?

中融國際信託驚傳爆雷,因投資房地產受累,目前至少已有人民幣3500億元(約483億美元)的信託產品暫停兌付。

中融信託是中央企業,由央企經緯紡織機械公司控股,持股比例為37.47%。不過民營的中植企業集團也持股32.99%,對中融信託影響力甚大。中植集團是目前中國最大的資產管理公司,中融信託則被認為是中植系旗下最重要的持牌金融機構之一。

市場盛傳「因中植系爆雷引發中融信託產品停兌」,形容中國版「雷曼風暴」要來了。

2008年,美國第四大投資銀行雷曼兄弟由於投資失利,在談判收購失敗後宣布申請破產保護,引發了全球金融海嘯。美國財政部和聯儲局拒絕出手拯救雷曼兄弟,市場信心崩潰一發不可收拾,股市狂瀉難止。

綜合財聯社、澎湃新聞等媒體報導,截至目前,至少有3家上市公司公告「踩雷」了中融信託的信託產品。包括咸亨國際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南都物業服務集團和湖南金博碳素股份有限公司。

其中金博股份11日公告稱,2022年8月10日至12日,公司通過恆天財富投資管理股份有限公司購買中融信託的「中融-隆晟1號」、「中融-澤睿1號」信託產品。本金及投資收益均尚未收回。公告中提及的恆天財富,為中植系四大財富公司之一。

8月2日,中植集團已傳出陷二千多億元的違約困境。網上廣傳的恆天財富財富顧問梁炬亮的道歉信中稱,中植6月第一次出現產品逾期兌付,涉及15萬名高淨值投資人、企業客戶5000家、職業理財師1.3萬人。

財新網8月7日報導說,中植集團旗下四大財富管理公司(恆天、新湖、大唐和高晟)理財產品嚴重延期兌付即實質性違約已經實錘,中植集團流動性危機已經「命懸一線」。

財新指,2008年「四萬億」投資經濟刺激計劃實施後,中國基礎設施建設、房地產投資等項目大上馬,信託行業迎來爆發式增長。近幾年,房地產業下行,當局整治P2P行業亂象,第三方理財市場開始收縮,但是中植集團旗下財富管理公司卻逆勢擴張,中植集團四大財富管理公司合計數萬億存量資產管理規模和數萬個理財產品。隨著其創始人解植錕的突然離世,公司進入動盪。加上後疫情時代經濟凋敝,兩者疊加,中植集團「拆東牆補西牆」循環兌付模式開始很難維繫。

吳嘉隆:中國版雷曼時刻的兩個危機與三種可能

台灣總體經濟學家吳嘉隆8月13日對大紀元表示,用所謂中國版的雷曼時刻形容描述當前的情況,那是最起碼的。

「現在首先是現金不足,叫流動性危機;再來就是資不抵債,這叫信用危機。」他分析兩個危機背後是三種可能:第一種是掏空資產,有人以權謀私、假公濟私等等;也有些錢拿來打點上面,做公關的,都算掏空。第二個情況就是投資失利,造成資產本身的下滑。

第三種情況,就是把新的客戶帶進來的錢(資金的成長),拿去支付已經進來的客戶,答應給他們報酬利息。但資金的成長率,已超過答應給已經進來的客戶的報酬率。

他說這就是龐氏騙局,當再沒有新的資金進來,無法兌付報酬,就違約了。

吳嘉隆說,整個中國經濟下滑,原因也在於資金不再進來,人們信心動搖。而資金的重要來源是境外投資者。

「一旦中國經濟實際上沒有辦法維持高速的增長,後面的資金當然就不敢進來,因為他們看到前面的資金已經拿不出來,於是就會產生骨牌效應,最後變成金融風暴。」

吳嘉隆表示,按照這個原理,出現問題的就不會只是中植集團,金融機構會一個一個地爆雷。

「最後的源頭是整個中國的大環境變了,從國外進來的資金變少,而且已經進來的資金還要離開,再加上中國投資人自己的資金外流最近非常嚴重。過去這幾年疫情封控期間、解封之後,資金大量外流,很多地區性銀行,村鎮銀行,中小型銀行,客戶領不到自己的存款,因為銀行的資金已經被挪用去填補財政缺口。」

近兩天,針對爆雷事件,中國國內投資者自發組織多個維權群組,每個群內都瀰漫著恐慌和焦慮。

吳嘉隆說,接下來會有骨牌效應:一是投資人失去信心,想辦法撤回自己的資金,擠兌的結果讓流動性問題更加嚴重。

二是有買投資產品的其它金融機構,變現壓力會變大;

三是其它金融機構的投資人,因為信心動搖,也會不管投資機構有沒有虧損,有沒有信用問題,也急著要撤,就會變成大範圍內的擠兌。一層一層傳出去,產生骨牌效應。

財新網8月7日報導認為,鑒於當前經濟環境和中植系巨大的理財產品規模,預計企業自救模式很難平安度過這場危機,極大概率還是像安邦、明天、華信等這類出事民企金融控股集團一樣,由政府監管機構出面開展破產重組工作。

吳嘉隆對大紀元表示,中共政府可能進行一定的止損,劃一條紅線,紅線以內的救,紅線以外的不救了。

他分析說,如果中植集團太大,沒辦法救,「這一家不救,我至少設防線擋住第二家、第三家。如果這樣也不行,那就全面危機爆發。反正也救不了了,只能看著它們一個一個爆雷、一個一個破產。」

他認為當局會很頭疼,「中植集團是國內最大的,如果連最大的都不救,那後面更不用講了。但如果這個救的話,那後面你要不要繼續救?這個很頭痛。因為中共財政其實虧空很大。」

黃大衛:或會出現「資本踩踏」事件

中融信託合作的「朋友圈」都是其後相繼爆雷的華夏幸福、融創、恆大集團、佳兆業、陽光城、藍光集團、泰禾集團等數十家企業。當前,房地產信託違約後遺症蔓延,也讓本就陷入泥沼的「中植系」雪上加霜。

旅美經濟學家黃大衛(Davy Jun Huang)8月13日對大紀元表示,中國信託行業問題的確非常大,目前還在運營的只有68家,其中15家是民營,明天系已經倒下了,中植這幾家再倒,剩下的沒多少家。

「他們基本上出現風險的情況都相近,我們不排除他們互相之間還有一些利益關聯。已經有兩三家信託基金爆雷,也會引起民間投資者對於(餘下)這15家民企業和40家國營信託企業的信心問題,有可能產生擠兌。跟之前的雷曼債券情況是差不多的。」

但黃大衛認為,因為中共當局對於中小投資者保護非常不足,爆雷後的情況可能比美國的雷曼債券還要嚴重。整個股市投資市場會有災難性的連鎖反應。

「我們在2003年提出資本踩踏理論:往往發生危機,可能是像大戲院裡面的一個地方著火,但是由於大家爭相躲避火災,就導致人踩人的踩踏事件。」他說。

8月11日,也傳聞出險的五礦信託、中航信託、光大信託均發聲闢謠。

不過一位已出險的信託公司人士向財新分析,「現在有問題的信託公司都不會說自己有問題的,現在說自己有問題,資金池產品馬上就遭到擠兌。

另一位業內資深人士則指,「中植集團是民間版華融,兌付出問題或將出現『多米諾骨牌效應』,城投、信託都會加速爆雷,能撤的就早點兌出來吧,底層哪有好資產。」

鄭旭光:中植爆雷與雷曼不同 但中植的情況更複雜

獨立政經學者、《旭光時評》主持人鄭旭光8月13日對大紀元表示,說中植集團是中國版的雷曼,還不見得。因為兩個公司的特性不同,雷曼股權結構比較簡單,中植系更像明天系,比較複雜,都是通過上市公司來操作資產,運用高槓桿,由於資產運營不良而造成爆雷。

「就是一手拖兩家,自己購買資產完了以後,裝到上市公司裡拉升股價。這幾年錢不好賺,很多房地產公司經營困難,房地產公司爆雷引發信託理財產品爆雷。」

鄭旭光表示,中國很多公司或者個人,有一些錢不願意放在銀行,因為買理財產品回報比較高,但是一出問題就可能血本無歸。

「中國人買信託產品,關鍵是資產出境很難,另外就是國內這種進行不規範操作的公司都有官商背景,沾國字頭的,更會讓委託人容易產生信任,但實際上操作的只是私人老闆。雖然有賺有賠,最後爆雷了,這是一個市場行為,打官司是贏不了的。」

鄭旭光認為這一行業現在出現爆雷潮,還因為前朝權貴扶持起來的這些公司,專業能力不是很強,靠的是政商勾結,拿到好項目的壟斷能力。現在習近平不僅不照顧前朝的權貴,還要打擊他們。

他說,很多人覺得習近平肯定是不敢讓房地產爆雷,而會像胡溫時期那樣高速發展,出問題後政府還會救他們。問題是習近平不是真的關心經濟,他就要控制社會,折騰社會,所以經濟只能越來越糟。

責任編輯:高靜#

延伸閱讀
村鎮銀行爆雷一年無解 儲戶維權
2023年03月16日 | 1年前
河北存單變保單 老人儲蓄沒了
2022年08月04日 | 2年前
雪松控股爆雷 投資人連日維權
2022年02月15日 | 2年前
湖南養老公寓爆雷 老人痛失近4億
2021年09月02日 | 3年前
取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