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百岳裡的大風景 走訪觀音山群峰

7月26日一早,攝影家同時也是登百岳愛好者陳錦堯,從楓櫃斗湖步道起登,天空放晴,陽光在林間撒下細碎的光,這一天的路線是「加碼版」觀音山群峰縱走,從硬漢嶺起,到潮音二尖、凌雲尖、五八山,連走十多座山頭,是一趟腳力與心境的雙重修行。
硬漢碑下的風景
觀音山,海拔616公尺,是台灣小百岳之一。山名源自遠望像觀音橫躺的姿態,不只山形有靈氣,山上更有好幾座古剎,像西雲寺、凌雲禪寺等,處處能見香火與信仰的痕跡。
最有名的當然就是「硬漢嶺」。過去憲兵學校會在這裡訓練體能,傳承「硬漢精神」。登頂前會經過一塊石碑,兩旁寫著:「走路要找難路走,挑擔要揀重擔挑」和「為學硬漢而來,為作硬漢而去」,這不是口號,而是一種態度。登上硬漢嶺平台,遠眺淡水河、台北港、觀音海岸,讓人心胸大開。從陳錦堯空拍的角度,可以清楚看到整個平台如同鑲在山脊上的寶石,群山圍繞,城市在腳下。
不一樣的觀音山群峰
除了硬漢嶺,觀音山系還有好幾條步道可以選。這次我們從楓櫃斗湖步道接上硬漢嶺,再往鷹仔尖、摩天嶺、狗廟(南海古佛寺)一路走到九重嶺、潮音一尖、潮音二尖、盤絲一尖、盤絲二尖、大岩壁、凌雲尖、五八山,最後再回到硬漢嶺主線。這樣的路線雖然辛苦,但每一個峰頭都帶來不同的驚喜。
在潮音洞,我們穿過小道,走入一處隱藏在山壁間的岩洞廟宇「準提寺」。陽光從岩縫灑落下來,形成夢幻光束,那一瞬間,按下快門,記錄下這難得的畫面。寺口掛著紅色鳥居般的木門,與綠意盎然的山林形成鮮明對比。站在門前合十,不管是不是信仰虔誠的人,都能感受到自然與人心的靜謐交會。
一步一景 一山一世界
觀音山的美,不只是山頂的風景,還有沿途的林相、水聲、鳥語。一行人走過瀑布,汗水與水氣交融,腳步穩定卻不急促。在山路上,大夥輪流拍照,幫彼此留下回憶。走累了,就在平台上吹風望海,談談生活,看看雲層像浪花湧上來,一層層堆疊在山腰,像極了海的倒影。
那天的雲海特別厚實,從凌雲尖望出去,整片雲層蓋住台北市區,只剩幾棟高樓探出雲霧,像是島嶼浮在天際。陳錦堯拍了一張照片,三人站在觀景台邊緣,背對雲海,臉上是最自然的笑容。這不是登山挑戰的終點,而是人生的片刻風景。
山是最誠實的朋友
登山多年,陳錦堯始終覺得,山是最誠實的朋友。對它認真,它就給你回應。不論從哪一條步道上觀音山,走過的每一步都會被山記得,也會刻進自己的心裡。
如果你還沒來過觀音山,陳錦堯建議從親子級的福隆山或林梢步道開始。如果你走過硬漢嶺,那就挑戰看看其他「尖」字輩的路線,每一條都會讓你愛上這片有靈氣的山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