避免「肝」苦 員基: 控「糖」是關鍵

員林基督教醫院呼應「世界糖尿病日」舉辦「控糖找員基‧C肝治療不NG!」活動。(記者謝五男/攝影)
員林基督教醫院呼應「世界糖尿病日」舉辦「控糖找員基‧C肝治療不NG!」活動。(記者謝五男/攝影)

【記者謝五男/彰化報導】

員林基督教醫院呼應「世界糖尿病日」主題,並整合醫療團隊資源,積極推動糖尿病併有C肝疾病個案的照護,15日舉辦「控糖找員基‧C肝治療不NG!」衛教活動,由彰化縣衛生局企劃資訊科張純如科長、員基院長李國維醫師、醫務長暨胃腸肝膽內科主治醫師陳洋源、新陳代謝科主任陳育正醫師及新陳代謝科陳芃如醫師共同呼籲,民眾要重視糖尿病及肝病疾病的照護。

該院新陳代謝科主任陳育正醫師表示,54歲的李先生,今年1月診斷糖尿病。糖尿病照護期間,陳育正醫師發現病患肝指數(GPT)高於標準值,進而發現罹患C型肝炎,轉診肝膽腸胃科追蹤,腹部超音波顯示有肝硬化伴中度脾臟腫大,檢測出C肝病毒量很高,胎兒蛋白指數也偏高;今年9月病患開始接受口服C肝直接抗病毒藥物的治療。

員基院長李國維醫師表示,肝病是我國的國病,其高盛行率與感染慢性B、C 型肝炎病毒有關,估計全台約有近300萬人是B型肝炎帶原者,約有40~60萬人是C型肝炎患者。而隨著飲食過度西化,有愈來愈多人因肥胖而出現成人型糖尿病;臨床發現,糖尿病患因肥胖及血糖調控機制失衡,將導致肝醣製造及代謝脂肪的功能也會發生異常,致使脂肪容易囤積在肝臟內,其出現非酒精性脂肪肝病的危險,比一般人要高2倍,因此,糖尿病患者如果合併有肝臟病變,則不可掉以輕心。

他說,由於肝臟是調控血糖重要的器官之一,臨床研究也發現,慢性C型肝炎患者本身易合併脂肪肝,且易出現胰島素阻抗性,日後容易併發成為糖尿病。如果家中直系親屬曾有糖尿病病史,或本身已是代謝症候群高危險群,應定期做健康檢查與血糖檢測,並透過飲食及運動的控制,請教專業醫師及照護團隊進行風險評估,以降低糖尿病發病的機會。

另外,71歲的黃女士,有糖尿病與慢性C型肝炎的病史,今年五月到員基要求治療C型肝炎,治療前常規檢查發現肝右上方1.9公分極早期肝癌,經確診後轉至彰基總院行腹腔鏡摘取腫瘤,目前恢復良好,前來完成C肝小分子治療。

透過員基優秀團隊的專業照護,幫助患者終止肝苦、胰起迎擊。透過員基優秀團隊的專業照護,幫助患者終止肝苦、胰起迎擊。(記者謝五男/攝影)

肝膽腸胃科陳洋源醫務長表示,黃女士多年前和先生一同診斷慢性C肝,陪伴先生干擾素治療﹐治療過程漫長且有副作用,每次回診都幾萬塊、幾萬塊的花;先生在11年前漸漸的演變成肝癌,雖經手術治療卻又復發,後來再做肝臟射頻燒灼術及電療,但仍於104年3月過逝。黃女士當初沒一起治療,乃知干擾素治療副作用會很大,但她必需照顧先生,一路下來看盡肝病及肝癌的發展史及治療,從干擾素自費時代到健保給付小分子的第一代口服治療,陪伴是最辛苦的。這條路的甘苦實在是太深刻了,先生過世後她一直在想:「有醫的回去了,沒醫的還在!」(意指質疑治療的意義)日子一天天過,她表示:「沒感覺!」就疏忽了追蹤,所以也不想理它了。

C型肝炎是台灣病毒性肝炎的第二常見的原因,而第一常見原因為慢性B型肝炎,慢性C型肝炎假如沒治療,其容易進展致肝纖維化及肝硬化,進而產生肝癌。

時至今日,在慢性C型肝炎病人不僅其肝臟受到影響,且約有四分之三的人在其他器官也受其影響,而第二型糖尿病為其肝硬化外最常見的影響。其次會加速動脈粥樣性硬化且和心臟血管疾病息息相關。

今日治療慢性C型的目標是讓C型肝炎病毒完全在身體不見,且達到持續性的效果,進而減少因慢性C型肝炎造成的併發症及死亡率;在早期慢性C型肝炎的治療是以干擾素為主,但干擾素的效果較差且副作用大,患者常無法忍受;近期在慢性C型有突破性的治療,那所謂DAA(直接抗病毒藥物)的治療,有很高的治療效果且副作用低,病患完治率高。

慢性C型肝炎經由以下幾個機制以增加胰島素的阻抗(Insulin resistance)一、增加甲型腫瘤壞死因子(Tumor necrosis factor-α)。 二、胰島素受體的磷酸化。 三、細胞因子-3(SOC-3)的過度表現 。四、細胞因子-7(SOC-7)的誘發,這些增加阻抗不只在肝臟發生也在肝外發生,特別在橫紋肌中胰島素阻抗增加便是造成第二型糖尿病的主因。

延伸閱讀
淺談牙周病與糖尿病的雙向關係
2019年10月25日 | 5年前
身體怕熱又怕冷 小心糖尿病上身
2019年10月30日 | 5年前
調查:近6成糖友血糖控制不及格
2019年10月03日 | 5年前
月餅熱量高 糖尿病友要小心
2019年09月02日 | 5年前
認識糖尿病神經病變
2019年08月21日 | 5年前
糖尿病病人飲食注意5件事
2019年08月04日 | 5年前
取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