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舉千年興衰錄(六)

西元1313年,元仁宗為整頓吏治,主張推行漢化的「以儒治國」,下詔恢復科舉。圖為北京孔廟。(Shutterstock)
西元1313年,元仁宗為整頓吏治,主張推行漢化的「以儒治國」,下詔恢復科舉。圖為北京孔廟。(Shutterstock)

文/文宇

元朝建國後,高級官員大多出自半世襲化的蒙古及色目人,乃至少數早期效力元廷的漢人家族,所謂「貴戚世臣」、「軍功武將」者。科舉制雖幾次被提上朝廷熱議,但始終未能實施。

西元1313年,為整頓吏治,主張推行漢化「以儒治國」的元仁宗,聽從儒師王約「興科舉」建議,下詔恢復科舉。次年延祐元年四月,舉辦了元朝創建以來的第一次科舉考試。因本次科舉是在延祐年間舉辦的,史稱「延祐復科」。

三年一開,只考一科

元朝的科舉制,基本延續宋制。三年一開科,分為鄉試(同宋州試)、會試(同宋省試)、殿試三級。自延祐元年(西元1314年)第一科至元朝滅亡(公元1368年),除元惠宗初年因丞相伯顏擅權並執意廢科舉,故於西元1336年、1339年停辦兩屆科舉外,元朝共舉辦了16次科舉考試,考中進士者共計 1,139人。

和唐、宋科舉不同的是,元代科舉只考德行明經一科(進士科),分成左、右榜。右榜供蒙古人、色目人應考;鄉試時只考兩場,要求相對較簡單。左榜供漢人、南人應考。鄉試考三場,要求相對較嚴格。

元朝科舉除了殿試,鄉試、會試都有固定的錄取名額。鄉試300名、會試100名。這些名額會按照不同地方的人口和不同的民族進行分配。

例如,當時高麗王朝所在的征東行省就設有鄉試考場,並占有鄉試300名額中的3位,其中蒙古、色目、漢人各取一名。

元朝科舉另有一點與唐、宋不同,元朝科舉所選出的人才,並未如唐、宋時受到朝廷足夠的重視。實際上,元朝的官場晉升還是「首以宿衛近侍,次以吏業循資……或以科舉,或以保薦。」

也就是說,元朝科舉基本保存了科舉的形式,並不重視科舉的本質。科舉選出的人才並不受到重用,朝廷任用官員主要以世襲、恩蔭與推舉,或胥吏晉級為官。這與宋朝大相逕庭。在宋朝,官、吏涇渭分明。通過科舉可為官,未經過科舉的吏,往往終身為吏。

始定程朱註釋的四書五經為科考範本

元代於西元1313年恢復科考時,以朱熹註釋的四書、五經為科舉版本,要求考生以朱熹的註釋去理解聖人言論,這一點被明、清繼承,從此「海內之學非程朱之書不讀」。

元代武舉廢止不行。

有觀點說,元朝文學發達(元曲),就是因為科舉不受重視。

(四)明代科舉制

明朝是中國古代科舉制度發展的最鼎盛的階段,明朝的科舉制度對以前各朝的科舉制度進行了一些改進。逐漸完備了三級考試制度、三級預考制及建立了完善的官學學校制,並根據地域的差異,實行了南北卷制度,平衡了地區差距。影響最深遠的是創制了「八股文」,其對後世影響巨大。

明朝科舉開辦的時間要比明朝建立得早,明朝是西元1368年建立的,而明朝開科是在西元1367年。

明朝科舉的「預科」制

明朝與前朝相比有著非常完善的科舉「預科」制,也就是參加科舉的資格。明朝有資格參加科舉的有兩類人。第一是「生員」,俗稱「秀才」;另一類就是「監生」。

「生員」是通過了縣、府、院三級「童試」的最後一關——院試。僅通過了縣、府的考試稱為「童生」。

也就是說,要想在明朝參加科舉,必須先參加縣一級考試,通過後再參加府一級。這時的身分叫「童生」。童生再參加資格考最後一級省級的「院試」,取得「生員」(即秀才)身分,才有資格參加正式科舉。

「監生」是指官學「國子監」的在讀生。明朝國子監有兩個,一個在北京,一個在南京。監生大體有四類:生員(秀才)入監讀書的稱貢監,官僚子弟入監的稱蔭監,舉人入監的稱舉監,捐資入監的稱例監。

監生可以直接做官。特別是明初,以監生而出任中央和地方大員的多不勝舉。明成祖以後,監生直接做官的機會越來越少,卻可以直接參加鄉試,通過科舉做官。

靠捐資入監的例監是最被人看不起的,不過這其中也有個例外。

明朝有個叫羅圭的,就是沒考上秀才,捐資入國子監讀書,沒想到他參加科舉考試的鄉試、會試卻都拿了第一名。三元裡拿了二元,也算是奇葩了。

明朝科舉的「三級考」制

在明朝,科舉考試主要分為三個等級:鄉試、會試、殿試。翻譯成現代說法就是:省級考試、全國考試、皇帝主考。當然,這是遞進式的,前一級合格,才能進入下一級。

明朝科舉每三年舉辦一次。

鄉試——是由南、北直隸和各布政使司主辦的地方考試,地點在南、北京府和各政使司所在地(省城),每三年一次,在八月舉行,又稱秋闈、鄉闈,考中者成為舉人。

會試——是由禮部主持的全國考試,又稱禮闈,在鄉試的第二年於京師舉行,由鄉試中試的舉人參加。考中會試的稱貢士,可以進入第三級也就是最終考試。

殿試——由皇帝主考,又稱廷試,是最高級的考試。錄取名次分三甲。一甲三人,依次為狀元、榜眼、探花,賜進士及第;二甲若干人,賜進士出身;三甲若干人,賜同進士出身。

自宋以來,殿試只排名次不會黜落。也就是說,通過會試的都是進士。

自宋以來,殿試只排名次不會黜落。即,通過會試的都是進士。圖為臺灣臺中傳統進士府。(Shutterstock)自宋以來,殿試只排名次不會黜落。即,通過會試的都是進士。圖為臺灣臺中傳統進士府。(Shutterstock)

科舉考試中有個說法叫「連中三元」,就是指這三級考都拿到第一名:鄉試第一,稱解元;會試第一名,稱會元;殿試第一,稱狀元。

「連中三元」是非常難的,在明朝276年歷史中,只有正統年間的商洛。(傳說洪武年間的狀元黃觀,也曾連中三元,後因其在靖難之役中支持建文帝,被取消狀元資格。史料並不支持黃觀中解元的說法。)

八股文的創立

明朝科舉考試的科目沿用了唐朝和宋朝的舊制,以四書、五經為主。考試科目分為三場,第一場考經義,也就是四書、五經,第二場考實用文體寫作,第三場考時務策論,也就是給你個事情讓你分析。其中最重要的就是經義,這是取士的關鍵。

在考試形式上最主要的是八股文,由明太祖與劉基所定「其文略訪宋經意,然代古人語氣為之,體用排偶,謂之八股。」

八股文即是:破題、承題、起講、入手、起股、中股、後股、束股八個部分。八股文之設,是為全面考察士子對經義的掌握程度,以及對文辭的提煉能力。

八股文的出現對後世的影響很大。後世一些人對八股文抱持否定態度,甚至把國家衰亡的過錯,都怪罪八股文選不出真正的人才,說八股限制了文人的思想,八股選不出真正的人才。

其實這種觀點很偏頗。真正有智慧、有能力的大才,是不會被考試的文體限制的。說那些學八股學傻了的,他不讀書也是傻的,也許會更傻。國家的興衰也不因有無八股而定。(待續)◇

 

延伸閱讀
科舉千年興衰錄(五)
2019年08月27日 | 5年前
科舉千年興衰錄(四)
2019年08月10日 | 5年前
科舉千年興衰錄(三)
2019年08月10日 | 5年前
科舉千年興衰錄(二)
2019年08月05日 | 5年前
科舉千年興衰錄(一)
2019年07月26日 | 5年前
【元朝大將】統軍如神的伯顏
2016年12月13日 | 8年前
行善護民、賑災救民--元明善
2016年11月29日 | 8年前
山西西遊記石雕 不見沙僧和釘耙
2015年05月15日 | 9年前
取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