控制華文媒體 美智庫揭中共招數(上)

在海外中國城讀報的華人。(Oli Scarff/Getty Images)
在海外中國城讀報的華人。(Oli Scarff/Getty Images)

文/記者林燕

美國知名智庫加州史丹佛大學胡佛研究所(Hoover Institution)11月29日發表213頁的重量級報告——〈中國影響與美國利益,提高建設性警惕〉(Chinese Influence & American Interests: Promoting Constructive Vigilance),警告中共全面滲透和操弄美國政府、大學、傳媒、智庫、企業和僑界。

報告揭示了中共如何指導其海外媒體運作,以支持「中國特色」的社會主義,推行中共的「改革開放」政策以及反對美國的「霸權主義」。報告總結:「換句話說,它們就是反對西方的意識形態」。

胡佛研究所的報告正好發表於美國總統川普與中國國家領導人習近平12月1日會晤前,報告警告中共正致力於影響美國機構,而且情況相當普及,它正在破壞美國的民主程序,而多數美國人對此仍渾然不覺。

值得一提的是,多位參與報告的知名學者都對中國有深厚的情懷,他們曾盼望中共政權進行自由化改革,但發現希望已經破滅。

報告指,針對滲透美國媒體市場,中共國營媒體的行動「敏捷」。例如:中國新聞社(CNS)在影響美國獨立中文媒體上扮演了重要角色,中新社隸屬於中共國務院「僑務辦公室」(簡稱僑辦),目前每天向海外中文媒體發送數百篇中國大陸的各類報導。

中新社在全球擁有2千多名員工、46個辦事處。同樣的,中央電視台以及新華社在海外的擴張也很迅速。

報告點名中共機構在美國直接創辦的中文媒體。自1990年代初期,中新社和僑辦就派遣中新社的編輯人員到美國創辦中文電視台——美國中文電視(SinoVision)和中文報紙《僑報》。同期,上海的《新民晚報》也派人到美國創辦美國版。

中共對外宣傳的目的,是為改變六四鎮壓在國際社會造成的負面形象。

中共國務院「僑辦」金援

「美國中文電視」、《僑報》和《美洲時報》(Sino America Times)均屬於美國亞洲文化傳媒集團(American Culture and Media Group)。報告引述這3家公司的消息來源說,僑辦於20世紀90年代初就成立了這些公司,但卻隱藏了僑辦在背後提供資金的訊息。

此外,這些公司的主管都是僑辦直接任命或經僑辦批准的,而且多數主管不是曾任中新社的編輯或記者,就是僑辦的工作人員。

例如美國《僑報》分為美西及美東兩個部門。美西僑報的社長也是美國格律文化傳媒集團(Rhythm Media Group)的董事會主席,該集團由《僑報》和其他一些媒體機構組成,包括西雅圖廣播電台等。其社長在赴美前於中新社擔任記者多年,於1990年代創辦美西僑報。

中新社在2015年8月發表《僑報》總裁游江的文章(題為〈美國《僑報》跨區域發展面臨的機遇和挑戰〉),自述《僑報》是中共加強「軟實力」和反對西方「媒介霸權」努力的一部分。

《僑報》是美國唯一以簡體中文印刷發行的報紙,目標是吸引定居海外的中國大陸移民,幾乎所有中國的新聞報導、中美關係、台灣、香港以及其他對中共重要的稿件都直接來自中共官方媒體或網站,包括中央電視台、新華社和《人民日報》。

其現任編輯I-Der Jeng接受美國《外交政策》雜誌採訪時表示,《僑報》未收到北京的編輯指示。但是該報諸多記者和編輯都來自中國大陸。

中共在美宣例首例:美國中文電視

「美國中文電視」是美國主要的中文電視機構,成立於1990年,也是中共首次在美國建立宣傳網點的一部分。

報告引用「美國中文電視」前女主持王艾冰的控告書內容,她提到,國務院僑務辦公室最初每年向「美國中文電視」撥款80萬美元,隨後補貼增加到每年200萬美元到300萬美元之間。

網上流傳的控告書是王指控「美國中文電視」內部存在的貪腐問題,落款是王艾冰於2011年,抬頭是致僑務辦公室主任。但關於「美國中文電視」貪汙和獲得中共政府補貼的指控尚未得到證實。(接下文)◇

中共控制美國華文媒體的三種方式

● 扶持及擴大中共國有媒體在美國的規模

案例:中國新聞社、中央電視台、新華社、美國中文電視、《僑報》、《新民晚報》美國版、《美洲時報》

● 以全資或持股形式直接控制媒體

案例:天下衛視(Sky Link TV)

● 利用媒體在大陸的商業利益來影響其獨立性

資料來源:胡佛研究所 記者黃捷瑄/製表

延伸閱讀
如何對抗中共的全球宣傳攻勢?
2016年09月23日 | 8年前
蔣友梅撤訴 老蔣日記出版有望
2011年10月13日 | 13年前
取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