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狗公園野望》穿越首座都會自然公園前世今生

高雄市都市發展局10月5日在「登山35哈瑪星再生基地」舉行由李文環(中間拿書者) 與蔡佩蓉共同著作的《打狗公園野望》新書發表會。(記者方金媛/攝影)
高雄市都市發展局10月5日在「登山35哈瑪星再生基地」舉行由李文環(中間拿書者) 與蔡佩蓉共同著作的《打狗公園野望》新書發表會。(記者方金媛/攝影)

【記者方金媛/高雄報導】

壽山自古就有許多名稱,打狗山、柴山、打鼓山、鼓山、埋金山、麒麟山等,每個名稱後面都有豐富的人文意涵。壽山是高雄都市發展重要的一環,也是高雄著名的地標,但少有人知道它的前身是早在1908年籌設的打狗公園,深具都市計畫的指標意義。

打狗包創作者林順發利用壽山周遭拆除建築物所撿拾的咾咕石、廈門磚等作成各式不同的時尚包。打狗包創作者林順發利用壽山周遭拆除建築物所撿拾的咾咕石、廈門磚等作成各式不同的時尚包。(記者方金媛/攝影)


由高師大教授李文環與成大歷史系博士生蔡佩蓉歷時2年半共同著作的《打狗公園野望》,10月5日新書發表,會中作者帶著讀者藉由文字穿越歷史,一同探索高雄打狗山的前世與今生。

李文環表示,打狗公園於1908年的都市計畫中確定,同時開始造林、景觀改善工程,是當時高雄市境內最早的公園,也翻轉了長久以來打狗山以採石伐木為主的開發文化。1920年,打狗更名高雄,打狗山改稱高雄山。1923年,裕仁皇太子行啟高雄,高雄山再更名壽山。自日治末期至戒嚴時期,壽山長期雖被納入軍事管制,壽山公園依然發揮都市安全閥的作用,為壽山保有自然和人文的雙重遺產,也成為今日「文化壽山」的楔子。

李文環說,傳統文人以人看山,山是被看的景致,再投射出人的情懷。希望透過《打狗公園野望》,帶領讀者感受山也能涵養一個人胸志。山中有自然生態和代表性的人文地景,透過自然與人文相互交融的情境,讓人發揮更多想像,對人生有更多規劃,而不只是望山吟嘆。

新書導讀後,李文環也帶領民眾走踏「打狗公園最初期的規劃範圍」,途經南禪寺講述千光路的歷史,並到淨水池、大碉堡、量水器室、高雄花壇遺址、西國第一番碑等景點。

發表會現場並規劃「秋日哈瑪星的舌尖散步」,匯集了哈瑪星近20種巷弄文化美食,讓民眾豐富了打狗人文歷史的認識,也飽足了舌尖的懷舊之旅。◇

哈瑪星巷弄美食,每樣料理都述說著哈瑪星的燦爛不凡。哈瑪星巷弄美食,每樣料理都述說著哈瑪星的燦爛不凡。(記者方金媛/攝影)
延伸閱讀
加速都委會審議 內政部推3機制
2018年04月30日 | 6年前
觀光越做越糟 學者:政府造成
2018年01月24日 | 6年前
延宕10年 廣慈公宅預計2020竣工
2018年01月10日 | 7年前
應透過都市計畫 帶給文資亮點
2017年12月21日 | 7年前
路面太滑危長者 三星鄉改善鋪面
2017年11月28日 | 7年前
取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