糖尿病周邊神經病變痛(DPNP)

糖尿病患者應提高警覺注意糖尿病周邊神經病變痛 (簡稱DPNP)症狀,且好發於四肢末端。(Fotolia)
糖尿病患者應提高警覺注意糖尿病周邊神經病變痛 (簡稱DPNP)症狀,且好發於四肢末端。(Fotolia)

文/記者李郁玫

有些糖尿病患者會抱怨手腳有麻、刺痛的感覺,甚至還有蟲爬感與被「電到」的感覺,這些影響生活品質的症狀,其實有可能是糖尿病的併發症――周邊神經病變。醫師表示,糖尿病患者應提高警覺注意糖尿病周邊神經病變痛(Diabetic Peripheral Neuropathy Pain, 簡稱DPNP)症狀,當手腳末端出現麻、刺、燒、緊、電等異常症狀,並且影響睡眠時,應立即求醫,建議要定期接受神經病變與足部檢測,及早接受正確診斷與治療,遠離截肢的威脅。 

氣溫不佳、夜晚更痛

社團法人中華民國糖尿病衛教學會理事長杜思德表示,DPNP的臨床症狀通常表現在手掌、手指、腳掌、腳趾,也會蔓延至軀幹,多數患者會出現麻木感、針刺般疼痛、緊束感、觸電感、燒灼感、蟲爬感等症狀。這些神經痛的現象在夜晚、天氣太熱或太冷時會感覺更明顯,嚴重影響患者睡眠與行動能力,很容易造成患者長期倦怠、心情憂鬱,以致生活品質低落的狀況。 

第二型糖尿病需每年檢測

DPNP的成因與年齡、糖尿病病期、血糖控制不佳等有關係,且好發於四肢末端。根據研究結果證實,隨著罹病時間增加,高達50%的糖尿病患者會發生糖尿病神經病變,其中約有20%~30%的糖尿病患者會因糖尿病周邊神經病變引發疼痛。根據美國糖尿病學會2015年提出的臨床建議,第二型糖尿病患者在首次確診後,每年都應接受糖尿病神經病變檢測;而第一型糖尿病患者在首次確診5年後,每年也都應接受檢測。 

糖尿病患者在日常生活中也可以檢視自己的手腳末梢神經。(Fotolia)糖尿病患者在日常生活中也可以檢視自己的手腳末梢神經。(Fotolia)

杜思德分享,在臨床上曾經遇過一位有糖尿病史的患者,因手腳皮膚輕輕觸碰就會感到疼痛,也因為疼痛無法坐著,必需用雙膝跪在軟墊上,再用雙手俯撐在桌上,而且也因為疼痛導致每晚輾轉難眠,一下子暴瘦十多公斤。後來就醫確診為糖尿病周邊神經病變,在接受半年的治療之後,疼痛症狀逐漸緩解,病情也得到穩定控制。

周邊神經痛是身體的警訊

台灣疼痛醫學會程廣義理事長說,糖尿病神經病變所引發的周邊神經痛,是身體發出的警訊,一定要立即就醫找出根源。 

根據臨床統計顯示,約有12.5%的糖尿病患者未曾向醫師提及疼痛症狀,39%患者的疼痛問題沒有得到適當的治療。在此建議糖尿病患者切勿自行服用止痛藥物,因為一般止痛藥無法緩解DPNP,也不要漠視身體發出的疼痛警訊,應在就醫時主動告知醫師疼痛的感受,並且定期接受檢查。 

台北榮總神經內科主任林永煬提出,糖尿病患者藉由簡易的篩檢量表、臨床感覺測試與神經學精密檢測,針對大、小神經纖維功能進行測試,例如:振動感知、壓力感知、感覺測試、踝反射等測試項目,就能早期偵測出神經病變,並且確認疼痛症狀的嚴重程度,接著再視檢查結果安排後續治療。 

自行檢測末稍神經

糖尿病患者在日常生活中也可以檢視自己的手腳末稍神經,例如:放洗澡水時,水溫是否需要調到非常熱,以手試水溫才覺得會燙手;或是剪指甲時,是否容易剪到皮肉,看到流血才發現受傷。 

飲食調整有助減輕症狀

另外,糖尿病患者除了要積極控制血糖與定期接受神經病變檢測,在飲食上應進行調整與營養素的補充。在均衡飲食的原則下,加強攝取富含維生素B1(瘦肉、粗糧、穀類外皮、豆類等)、維生素B2(瘦肉、肝臟、內臟、蛋類、奶類、綠葉蔬菜等)、維生素B6(雞肉、魚肉、肝臟、蛋黃、豆類、水果、蔬菜等)、維生素B12(肝臟、瘦肉、牛奶、乳酪等)與煙酸(肝、綠葉蔬菜、真菌類、穀類等)的食物,也有利於神經病變的恢復。◇

糖尿病患者除了要積極控制血糖與定期接受神經病變檢測,在飲食上應進行調整與營養素的補充。(Fotolia)糖尿病患者除了要積極控制血糖與定期接受神經病變檢測,在飲食上應進行調整與營養素的補充。(Fotolia)

延伸閱讀
體重降太多 小心糖尿病上身
2018年02月25日 | 6年前
糖友過年不忌口 體重血糖恐失控
2018年02月08日 | 6年前
靜脈栓塞 用吸的消血栓
2018年01月10日 | 6年前
天天喝糖飲 慢性病風險增
2017年11月07日 | 7年前
取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