翻轉台中東區 亮點搶先看

中市府預計2017年5月底完成招商後,帝國糖廠將修復成產業文化園區,原來的生態水池也將規劃成台糖湖濱生態公園。(蔡登峰提供)
中市府預計2017年5月底完成招商後,帝國糖廠將修復成產業文化園區,原來的生態水池也將規劃成台糖湖濱生態公園。(蔡登峰提供)

文/記者鄧玫玲

台中市長林佳龍:「新建國市場、台糖湖濱生態城,加上鐵路高架化,將融合東區特色景點,相信未來這裡會十分熱鬧。」

糖廠湖濱生態園區 未來最閃亮的珍珠

台中帝國糖廠位在台中市東區的泉源里,自西元1912年糖廠開工以來,泉源里居民的日常生活即與它密切相連,幾乎每個世居在泉湧里的居民,都記得那段空氣中充滿蜜糖香氣的甜美生活。

 現在的泉水坑還保留著當年的一口古井,這口泉井是當時居民洗衣、洗菜的重要水源。 現在的泉水坑還保留著當年的一口古井,這口泉井是當時居民洗衣、洗菜的重要水源。(記者鄧玫玲/攝影)

台中帝國糖廠位在台中市東區的泉源里,自西元1912年糖廠開工以來,泉源里居民的日常生活即與它密切相連,幾乎每個世居在泉湧里的居民,都記得那段空氣中充滿蜜糖香氣的甜美生活。

現任泉源里里長羅文甫表示,「泉源里」顧名思義是個泉水源頭湧現的村里,早期水脈非常豐沛,可說走二里路就可見自然湧泉,因此挖掘的泉井很多。羅文甫指出,現在的泉水坑還保留著當年的一口古井,這口井是當時居民洗衣、洗菜的重要水源,現在雖然已用水泥蓋封住,但其實井裡還有水。當年古井附近形成一個很大的聚落,很多人居住在這裡,如今年輕人都到外地工作,泉水坑只剩少數老人還住在這裡。

羅文甫說,其實泉源里有一半的土地屬於台糖所有,帝國製糖株式會社於台中興建「台中製糖所」,當時就是製糖的總廠,大批的甘蔗用五分車不斷地運來這裡榨糖,再由火車把製作的糖運輸到各地。羅文甫回憶說,那時整個泉源里瀰漫著蜜糖的香氣,製糖過程中高溫冷卻的水池,也成了村民的澡堂,很多村民都趁著冷卻水還溫熱時,來此享受免費的熱水浴。

羅文甫還想起他小時候,常跟著玩伴跑到台糖廠區裡來玩,糖廠裡綠樹成蔭、鳥語花香有如世外桃源,他看到台糖員工都住在鋪設榻榻米的木造日式建築裡,整個廠區寬敞潔淨,泉源里的居民都因此擁有一個美好的兒時回憶,總記得年幼的自己在一個溪水清澈、花木扶疏的庭園別墅中玩耍嬉戲。

美麗錯誤的歷史遺跡 購物中心成生態池

直到1990年台中糖廠停止壓榨甘蔗,後來於1993年停產關閉。1997年,威京總部集團標得台中糖廠土地使用權,原計畫是要改建成東南亞最大的購物中心「中華城」,動工開挖了一個很大的坑洞後,卻資金短缺計畫生變,威京公司暫緩施工,大坑洞在長年雨水與地下湧泉的挹注下,竟然成為一個生態豐富的天然湖泊。然而,占地6.09公頃的台糖土地上,如今除了「帝國製糖台中營業所」登錄為歷史建築外,當年所有的日式建築全部被拆除,只留下一個被放棄的生態水池,每年有近30種鳥類來湖泊中過冬,成為一個美麗錯誤的歷史遺跡。

鐵路高架化 翻轉東區未來

羅文甫開心地表示,如今台中市政府把鐵路高架化,拆除地面軌道後,可說是打通了他們東區對外交通的任督二脈,讓東區老舊社區有機會脫胎換骨,翻轉未來。市府預計2017年5月底完成招商後,帝國糖廠將修復成產業文化園區,原來的生態水池也將規劃成台糖湖濱生態公園,這個意外美麗的生態池,有如台中市區最閃亮的珍珠,將會在未來發光、發亮。
中市府預計2017年5月底完成招商後,帝國糖廠將修復成產業文化園區,原來的生態水池也將規劃成台糖湖濱生態公園。中市府預計2017年5月底完成招商後,帝國糖廠將修復成產業文化園區,原來的生態水池也將規劃成台糖湖濱生態公園。(蔡登峰提供)

新建國市場 東區商機再現

在舊建國市場四樓長大、也是現任買菜幫幫主的詹秀珠表示,西元1969年因為市府要整頓周邊生活圈,準備建造一座公有市場,把雜亂的攤商集中管理,所以要求附近攤商向市府登記,並預繳9年10個月的租金。詹秀珠說,可見市府當時根本沒有預算可以蓋建國市場,而吊腳樓也是當時拆遷的一部分,所以她們獲得在建國市場四樓一個2房1廳的住所。

她回憶小學生活中,每天一大早下樓來就看到市場裡一大群辛勤努力的人,看他們流著汗在忙碌地搬貨,這對她來說,是生命中一股強大的動力,她永遠記得這群勤奮不懈的人,讓她有勇往前進的勇氣。

建國市場的很多客人都是攤商的老客戶,和攤商老闆像家人一樣親近,彼此信任。建國市場的很多客人都是攤商的老客戶,和攤商老闆像家人一樣親近,彼此信任。(詹秀珠提供)

看見建國市場 買菜幫活動熱絡

當年,建國市場可是全國最大公有零售市場,有700多個攤商,加上周邊衍生市集,約有2千攤商,詹秀珠的姊姊、阿姨、姑姑都在市場裡做生意,2年前建國市場要搬遷時,她就想著要為它做歷史紀錄,在她經營的「看見建國市場」臉書中,以大量的影片、文字紀錄建國市場的前世今生。除此之外,更辦理買菜幫導覽解說活動。舊的市場曾經被稱做兵仔市,因為附近有一個軍營,阿兵哥會到市場來採買,舊市場裡穿梭著很多穿著軍服的阿兵哥,如今,新的建國市場則是有很多餐廳老闆來訂貨,從清晨3、4點鐘市場就有攤商來進貨,接著會湧進很多客人,一天估算有1萬人進出。


在舊建國市場四樓長大的詹秀珠,也是現任買菜幫的幫主。在舊建國市場四樓長大的詹秀珠,也是現任買菜幫的幫主。(詹秀珠提供)
詹秀珠說,來建國市場的很多客人都是攤商的老客戶,和攤商老闆像家人一樣親近,彼此信任,攤商從舊市場搬來這裡,大部分都已做了三、四十年的生意,年輕人接班營業的也不少,但是年輕人對傳統市場可能比較不能接受,可能會對市場的髒亂卻步。詹秀珠強調,買菜幫的志工們就是要把年輕人帶來市場,讓他們感受到市場的人情味與傳統食材的美味,否則傳統市場可能將會從現代的消費市場中慢慢消失。

 
新建國市場外,一群年輕的解說志工,在大榕樹下合影。新建國市場外,一群年輕的解說志工,在大榕樹下合影。(詹秀珠提供)
80年老建築 天外天劇場命運多舛

曾經是台灣最豪華戲院的天外天劇場,建於西元1919年,擁有近80年歷史的老建築,在當時規模之宏大可與東京寶塚無二相比,是由日本建築師齊藤辰次郎打造,屋頂採大跨距的圓形二重壁式建構,搭上放射狀傘骨狀鋼構,整體造型充滿力與美,不論造型或工法皆為當時首創,除了是日本新藝術轉型期的建築,也是台灣僅存的作品。

 難得一見的環狀劇場外別緻的二重壁式建築 難得一見的環狀劇場外別緻的二重壁式建築(陳建融提供)

天外天劇場原是台中地方仕紳吳鸞旂的私人戲院,1935年由他的兒子吳子瑜將其擴建成擁有600多個座位的豪華戲院,除了播放電影、歌仔戲和京劇,同時也在文學、戲劇、建築等方面占有一席之地。可惜好景不常,劇場經幾次轉手,曾淪為製冰廠、賽鴿中心及停車場,如今竟然沒落殘破,被附近民眾當成神祕恐怖的鬼屋,自從傳出產權所有人打算拆除後,這座被稱為「百年孤寂的城市座標」才再度引起大眾注意。

環狀觀劇廳天外天的標誌,用八組、跨距達18.6m的普拉特式(PRATT TRUSS)的桁架,在中間交會成16等分的放射狀。環狀觀劇廳天外天的標誌,用八組、跨距達18.6m的普拉特式(PRATT TRUSS)的桁架,在中間交會成16等分的放射狀。(陳建融提供)

建築結構具稀有性 甚至是唯一性

古蹟結構專家施忠賢仔細考察天外天劇場發現,其圓形屋頂與當時較大的圓頂跨度建築比較,劇場的圓形屋頂跨度達18.6m,可能是當時台中、甚至是全台灣而言,圓形屋頂跨度最大的,而且是用八組、跨距達18.6m的普拉特式(PRATT TRUSS)的桁架,在中間交會成16等分的放射狀、接近圓形的結構,不但具稀有性、甚至是唯一性的文化資產價值。除了圓形屋頂結構系統非常特殊,其實,整體結構配置,柱牆梁版構造方式也都相當稀有。因此,施忠賢認為天外天劇場「值得指定為台中市直轄市定古蹟」。

劇場留存與否  考驗文化城風骨

從2014年天外天劇場所有權人欲動工拆除引發爭議後,歷經多次文資會議討論,沒想到3年後仍是一場空、又回到原點。台中市文資審議委員會認為不具文資身分,加上所有權人反對,2017年4月,台中市文化局認定天外天劇場已完成行政處分程序,准許所有權人可自由處分。

關心天外天劇場的台中鄉土文化學會成員陳建融近日則提出新事證,找出民國39年9月16日購買林萬昆原有之國際戲院股份持份額260份之35份之股份權,歸屬買主是陳瑞年,表示天外天劇場經營權曾從吳家移轉至神岡大夫第林家,而再取得天外天劇場部份持份額的陳瑞年,則為梧棲望族,與東大墩、社口庄紳耆彼此交際,非常有可能投資一家戲院作為股東,當作有娛樂、應酬、溝通協調要事的私人聚會所。

 往頂樓的結構設計比例相當優美。 往頂樓的結構設計比例相當優美。(陳建融提供)

陳建融指出,天外天劇場主體建物存續至今的極大化意義,是從日治乃至戰後的文化圈交往、官紳聯誼,呈現出以東大墩省城為核心,鏈結中部山海線政經領域,他相信全台再難以找到一棟擁有80年歷史的實體空間,可以完整詮釋出這麼多複雜的文史概念,他將這則新事證再送到台中市文資處,希望能再重啟文資審議。

陳建融表示,天外天劇場仍在為最後一口氣而努力,當前文資認定標準是否仍舊欠缺挖掘的深度,市府的文化政策是否還是流於淺碟式的表演,天外天劇場的留存與否,絕對是台中文化城風骨抉擇的指標案例。
延伸閱讀
新建國市場 東區商機再現
2017年11月10日 | 6年前
台中帝國糖廠 轉型產業故事館
2017年10月03日 | 6年前
全台最大 中市新建國市場啟用
2016年09月20日 | 8年前
彩繪城市藝術地圖
2016年08月15日 | 8年前
取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