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陸房價暴漲的背後推手是誰?學者:中共土地公有制
房價暴漲的最大收益者是中共地方政府
關於土地財政的爭議由來已久,最近再次成為輿論焦點。多位大陸學者直言,大陸房價暴漲的背後,最大的受益者是(中共)地方政府。清華大學國家金融研究院副院長朱寧10月18日公開表示,地方財政收入有50%以上來自於土地出讓金。
華遠地產前董事長、素有「大炮」之稱的任志強8月30日直言,「中國房價70%都被政府拿走!」
北京理工大學經濟學教授胡星斗表示,地方政府高度依賴土地財政,雖然高層憂慮樓市泡沫風險,但由於樓市已騎劫經濟,無法制訂長期政策。
近幾天來,大陸多家媒體重提大陸學者趙燕菁2014年針對土地財政的分析。趙燕菁表示,1994年分稅制改革以後,地方政府的稅收分成比例減少,但是卻將土地收益劃給了地方政府。
數據顯示,1994年以後,中共地方政府出讓土地的規模明顯加大,從1995年至2014年,大陸每年的土地出讓收入由400多億元(人民幣,下同)猛增到4.29萬億元,增長了100倍。
而此前的1980年代後期,深圳、廈門等地開始通過出讓城市土地使用權,為基礎設施建設融資,這就是後來廣受詬病的「土地財政」。
中共土地公有制為土地財政創造了條件
趙燕菁表示,之所以大陸能走土地財政這條路,是因為(中共)計劃經濟所建立的城市土地國有化和農村土地集體化,為政府壟斷土地一級市場創造了條件。土地私有制的國家,政府只能從土地所有者的稅收中獲利;而在土地公有制下,政府可以直接從土地升值中獲利。
《經濟學人》雜誌的分析文章《中國房地產市場的腐敗基礎》(The rotten foundations of China’s real-estate market)表示,要想解決大陸房地產問題,大陸必須有開放的金融系統、徹底改變土地政策,否則,房地產泡沫還會一而再、再而三的席捲大城市,而且總有一天泡沫會破滅。
公開資料顯示,1949年之後,中國城鄉居民不再能私人擁有土地產權,所有土地歸為公有(實際為中共所有)。1990年5月,中共國務院又頒布了《城鎮國有土地使用權出讓和轉讓暫行條例》,規定對土地使用權進行有償出讓,居住用地出讓年限最高為70年。
土地財政帶來的問題
趙燕菁分析,土地公有制下,土地成為(中共)地方政府獲得巨大收益的來源,而土地財政也將大陸的住宅變成投資品,與其說是「土地財政」,「土地金融」更加適合。無論怎樣抑制房地產市場,只要其收益和流動性高於股票、黃金、儲蓄、外匯等常規的資本貯存形態,資金就會繼續流入不動產市場。
這也是大陸房價難以下降的原因。這些問題不解決好,很可能會給整個經濟帶來巨大的系統風險。
截至2012年底,大陸84個重點城市處於抵押狀態的土地面積為34.87萬公頃,抵押貸款總額5.95萬億元。一旦出現房價下跌,這將近6萬億的抵押資產貶值將導致難以想像的金融海嘯,而且將蔓延各個經濟領域。
再有,土地財政在抬高房價的同時,拉大了社會的貧富差距。地方政府、企業和個人投資者都在持續高漲的房價中快速積累財富。房價上漲越快,貧富差距越大。
此外,地方政府大規模出讓土地、大搞房地產,占用了大量土地,消耗掉本應用於其它發展項目的寶貴資源。而且,這直接導致如今部分城市的房產過剩,即超出實際需求的「鬼樓」甚至「鬼城」。
另外,土地財政也間接導致大陸製造業長期惡意競爭。地方政府利用土地收入給予製造業企業高額補貼,其補貼金額甚至遠遠超過企業的高稅負,致使大陸產品可以多年維持超低價格。
大陸經濟學家張維迎今年6月份撰文表示,大陸國有企業惡意競爭的來源,就是企業不關心成本,因為成本可以由政府買單,這完全脫離的市場競爭。
另據經濟學家易憲容分析,中共地方政府官員的個人利益,也是他們維持土地財政的重要原因之一,在土地交易和土地出讓金的使用過程中,都存在大量貪腐行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