填鴨教育 陸娃3歲就失眠

在中國,3、4歲的孩童就被迫接受填鴨式教育。(istock)
在中國,3、4歲的孩童就被迫接受填鴨式教育。(istock)

【記者吳英/編譯】
北京當局為了改變填鴨式教育,特別對幼兒園頒布指導原則,禁止對幼童進行加強技能的訓練。這一措施被指「治標不治本」。

美國《外交政策》(Foreign Policy)期刊11日報導,在中國大陸,孩童自6歲進入小學後,一直到18歲參加大學入學考試「高考」,一路上有各式各樣的考試,稍不努力就落在後段班,面臨極大的競爭壓力。

輿論認為,如果不改變教育及高考制度,新的指導原則治標不治本,反而讓幼童提前面對填鴨式教育及更大競爭壓力。

孩子不能輸在起跑點

很多父母認為要有大學文憑才能找到理想的工作,為了讓孩子及早培養技能、脫穎而出,在孩子三、四歲時就將他(她)送進補習班或找家教。

由廣東搬到上海定居的黃婷(Ting Wong,音譯)告訴《外交政策》記者,她在女兒黃豆豆(Doudou Wong,音譯)四歲讀幼兒園時,就安排她下課後去上各類補習班,學習數學、中文和英語。起初豆豆覺得很好玩,五個月後,這些補習班開始教小學的課程,並且還有考試,要求豆豆爭取好成績。

最後豆豆告訴媽媽:「一點都不好玩,我能不能不要去上課。」黃婷回答:「你不能不去,因為每個小朋友都在學習,你必須跟上。」

北京頒布指導原則 適得其反

北京當局2012年公布的幼兒園教學指導原則,禁止對幼兒做密集的訓練,原本目的是提升幼兒教育的樂趣,但卻得到反效果。家長們覺得幼兒園的教育內容太簡單,安排孩子課後去上補習班,無辜的孩童承受更大的學習壓力。

上海幼兒園教師邱益君(Yijun Qiu,音譯)說:「家長們經常建議幼兒園應該教什麼,但我告訴他們,孩子們需要學會如何生活、學習、傾聽。」不過,他說教師偶而會教「一點數學」,雖然那是「不被允許的」。

在上海一所廣受好評小學任教的一名教師表示,家長們對北京當局的禁令,感到很沮喪。這名教師因為學校禁止員工接觸媒體而要求匿名,她說:「幼兒園的老師不准教知識,如拼音,但進入小學的第一年,孩子們需要知道什麼是拚音,以及如何拚音,因此家長們被迫安排孩子去補習班或找家教學拚音。」

文章說,由於缺乏統計數字,因此很難知道大陸學齡前兒童上補習班的確切人數。2013年一份線上調查訪問大陸45,758名父母,約47%表示他們三到六歲的孩子使用英語學習材料。一個線上教育機構的報告顯示,由於課業繁多,中國的孩童三歲開始就睡眠不足。

知名私立小學搶手 孩童提前準備入學考試

根據諮詢機構麥肯錫(McKinsey)的研究,2012年中國大陸有6%學生就讀私立小學。

在上海知名的私立小學非常搶手,而且要求入學考試。姚坤(Kun Yao,音譯),兒子逸峰(Yifeng, 音譯),五歲,讀幼兒園最後一年,已經在準備私立小學的入學考試。

此外,每週還要學習鋼琴、小提琴、游泳、英語,數學和科學以及模擬面試,每個課程所需時間是60分鐘到180分鐘。

姚坤相信,安排逸峰就讀私立小學是正確的選擇,因為私立學校比公立學校更好,是未來進入頂尖大學或頂尖公司的踏腳石,如果孩子不是天才,就必須及早準備。

他說:「我激勵兒子,學習就像吃東西,必須每天做的事,其中有你喜歡的成分和你不喜歡的東西。」

即使送孩子上公立小學的家長,多數也會安排孩子去上補習班,為未來漫長的競爭提前做準備。

家長雖有壓力 但要耐心陪孩子成長

據報導今年年初,在上海的家長,為了讓孩子(有些年僅三歲)擠進當地一所知名的補習學校,排隊等候登記長達40小時。

不僅孩子有壓力,家長們同樣也有壓力,黃婷表示,她曾在女兒的幼兒園,看到女兒同學被父母責備不長進,不用功,什麼事都做不好。

邱益君說:「我盡量讓家長們明白孩子需要時間成長。但是,這些父母都很忙也少有耐心。他們沒有花很多時間陪孩子。有時候,我覺得他們真的不了解自己的孩子。」
延伸閱讀
微信新用途:教師收發學生功課
2016年03月10日 | 8年前
中共洗腦教材 教師稱如大雜燴
2015年07月03日 | 9年前
陸「課後班」泛濫 家長叫苦
2015年07月03日 | 9年前
如此教育對根除官員腐敗有用?
2015年05月25日 | 9年前
取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