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帖良方 由內而外重現氣韻風華
「有諸形於內,必形於外」這句話出自於《黃帝內經》,原本是指人體內若藏有病痛,一定會在表面顯現出來,衍生出來的另一層意涵,便是指一個人的氣質內韻、思想境界,都將透過外在的音容樣貌、言行舉止,一覽無遺表露出來。
在講究表面、急功近利的現代社會中,有些人儘管西裝筆挺,也透著虛榮與市儈;有些人即便「金玉其外」的精妝打扮,也在談吐之間讓人萌生「敗絮其中」的感嘆。雖然人的容貌與生俱來,但思想是我們的,人心是自己的,如何透過修養心性、充實內涵來把握生命與未來,將更值得大家去深思和重視。以下提供三點建議,希望不分老少、無論男女,都能由內而外重現超凡脫俗、嫻靜內斂的大度風範:
一、腹有詩書氣自華
西漢劉向說:「書猶藥也,善讀之可以醫愚。」唐代李白寫下「讀書破萬卷,下筆如有神」的詩篇,宋代文學家蘇軾也云:「粗繒大布裡生涯,腹有詩書氣自華。」許多時候,我們以為那些看過的好書已為過眼煙雲,卻不知道每一行每一句,都能在點滴之中淨化心靈,不自覺中變化容貌,成為真正心顏常駐的化妝品。翻開每一本書,我們能穿越時空,與古人對話,讀著每一行字,我們能感受到作家的豪情壯志、超然睿智。一本好書如清泉,洗滌心靈上的塵土;一本好書像微波,緩緩震盪每個細胞,當內在的層層粒子都沈浸在文采思想的薰陶冶煉中,久而久之自然能去其糟粕、留下真金,讓自身散發書香知性、古風雅韻。
二、接觸神傳正統文化
中華神傳文化博大精深、源遠流長,留下了無以計數的經典文獻和歷史記載。那是五千年歷史沉澱下來的精華。在傳統文化中,我們可以飽覽如《論語》、《道德經》、《詩經》等前賢聖哲的智慧經典,也可以回顧歷史長河裡那堅守道義的仁人志士,如何用光明磊落的節操,讓後世明白忠、孝、仁、義的品德內涵。在這些燦若星辰的歷史人物中,有的具有高瞻遠矚、深謀遠慮的志向抱負;有的深懷勤以養志、簡以養德的道德風範;有的無論貧富貴賤、榮辱窮達,都能安貧樂道、居安思危……無一不啟迪我們的心靈,昇華平凡的人生。
三、見賢思齊 親身力行
當我們站在巨人的肩膀上登高望遠後,更該藉此反躬自省,看看古代仁人志士們所具備的優良品德,自己又擁有了多少?聖賢溫文儒雅、莊重質樸的氣質;文人以苦為樂、清高豁達的節操;君王寬厚仁義、克己復禮的胸懷;將臣無私無畏、誠實守信的風範,都是值得我們嚮往的境界、實踐的對象。一旦我們能從中仿效學習,讓自身具備純正的品德,那走在人生路上哪怕山高水長、崎嶇難行,一樣能任重道遠、披荊斬棘!